冠状动脉瘤患者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无法作为该病症的诊断依据。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瘤的“金标准”。诊断过程中医生还可能会建议做一些非侵入性的检查来明确其诊断,包括冠状动脉多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磁共振、超声心动图等。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其他疾病。
诊断依据
1、成人可能具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儿童可能具有川崎病病史。
2、有非特异的胸闷、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症状。
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明显囊样扩张或膨大,瘤体内血流异常,如瘤体内造影剂滞留等。
鉴别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的疾病。冠心病的诊断依据是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左心室造影射血分数<60%即诊断为冠心病。冠状动脉瘤的诊断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表现为冠状动脉弥漫性扩张或孤立冠状动脉瘤时即诊断为冠状动脉瘤。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脐动脉血流SD值的正常值与孕周相关,一般中孕期SD值不超过4.0,晚孕期逐渐下降,36-40周时SD值应≤3.0。SD值是脐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反映胎盘血管阻力和胎儿供血情况。随着孕周增加,胎盘血管逐渐发育完善,阻力降低,SD值也随之下降:孕24周时平均值约3.5,上限不超过4.0;孕30周后应<3.5,36-40周时正常应≤3.0。若SD值升高,可能提示胎盘功能不良、脐带异常或胎儿缺氧,需结合胎心监护、胎动情况及其他超声指标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