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脏病
糖尿病心脏病的诊断

糖尿病心脏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有糖尿病史,无高血压或冠心病,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恶心等症状,结合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通常可做出诊断。

1、糖尿病性冠心病

(1)糖尿病病史结合心血管病变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

(2)曾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

(3)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有相应的心肌缺血或梗死的表现。

(4)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管腔狭窄≥50%者。

2、糖尿病性心肌病

(1)糖尿病病史及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表现。

(2)实验室检查提示有心肌病存在。

(3)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常表现为左心房增大和左心室舒张功能,中晚期有左心室和室壁增厚等表现。

(4)需除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限制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等。

3、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1)排除非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其他原因。

(2)R-R间距变异:每分钟6次深呼吸时观察心电图上的R-R间距分别换算出心率,并计算心率差。60岁以下的正常人每分钟心率差≥15次,11~14次为可疑,≤10次为异常。

(3)乏式动作:在特定时间内用最大力量吹气,乏式动作指数即乏式动作后的最大R-R间距与最小R-R间距之比值,≥1.21为正常,1.11~1.20为临界值,<1.10为异常。通常认为该指数下降提示副交感神经受损。

(4)体位试验:主要的两项指标为卧立位心率差和30/15比值,卧立位心率差≥15次/min为正常,11~14为临界值,<10次/min为明显异常;卧位起立后第30次与第15次R-R间距值比值即30/15比值,≥1.04为正常,1.01~1.03为临界值,<1.00为异常。

(5)紧握试验:主要反映心血管交感神经功能。持续握拳,舒张压上升≥15mmHg为正常,10~15mmHg为临界值,<10mmHg为异常。

糖尿病心脏病的类型

根据病变部位可将糖尿病心脏病分为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三种。

1、糖尿病性冠心病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发生了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管腔狭窄、痉挛导致对心肌供血、供养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患者可表现为胸闷、活动后气促、心绞痛等。

2、糖尿病性心肌病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异常发生了心肌结构改变,微血管内皮损伤,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不全等病理变化,引起的特异性心肌病。患者可表现为疲乏、无力、心悸、水肿等。

3、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心脏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吗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

李晖 主任医师
艾滋病核酸检测窗口期是多久

艾滋病核酸检测的窗口期通常为7-14天,即感染后7天左右部分人可检出病毒核酸,14天内绝大多数感染者能被准确检测到。相比抗体检测,核酸检测能更早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先在局部淋巴结大量复制,随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核酸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病毒RNA来判断感染,其窗口期较短是因为病毒复制速度快,通常在感染后1周左右血液中病毒载量即可达到检测下限。但个体差异可能导致部分人病毒复制延迟,因此医学上通常以14天作为保守窗口期上限,确保检测准确性

李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