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脏病
糖尿病心脏病的诊断

糖尿病心脏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有糖尿病史,无高血压或冠心病,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恶心等症状,结合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通常可做出诊断。

1、糖尿病性冠心病

(1)糖尿病病史结合心血管病变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

(2)曾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

(3)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有相应的心肌缺血或梗死的表现。

(4)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管腔狭窄≥50%者。

2、糖尿病性心肌病

(1)糖尿病病史及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表现。

(2)实验室检查提示有心肌病存在。

(3)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常表现为左心房增大和左心室舒张功能,中晚期有左心室和室壁增厚等表现。

(4)需除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限制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等。

3、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1)排除非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其他原因。

(2)R-R间距变异:每分钟6次深呼吸时观察心电图上的R-R间距分别换算出心率,并计算心率差。60岁以下的正常人每分钟心率差≥15次,11~14次为可疑,≤10次为异常。

(3)乏式动作:在特定时间内用最大力量吹气,乏式动作指数即乏式动作后的最大R-R间距与最小R-R间距之比值,≥1.21为正常,1.11~1.20为临界值,<1.10为异常。通常认为该指数下降提示副交感神经受损。

(4)体位试验:主要的两项指标为卧立位心率差和30/15比值,卧立位心率差≥15次/min为正常,11~14为临界值,<10次/min为明显异常;卧位起立后第30次与第15次R-R间距值比值即30/15比值,≥1.04为正常,1.01~1.03为临界值,<1.00为异常。

(5)紧握试验:主要反映心血管交感神经功能。持续握拳,舒张压上升≥15mmHg为正常,10~15mmHg为临界值,<10mmHg为异常。

糖尿病心脏病的类型

根据病变部位可将糖尿病心脏病分为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三种。

1、糖尿病性冠心病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发生了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管腔狭窄、痉挛导致对心肌供血、供养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患者可表现为胸闷、活动后气促、心绞痛等。

2、糖尿病性心肌病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异常发生了心肌结构改变,微血管内皮损伤,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不全等病理变化,引起的特异性心肌病。患者可表现为疲乏、无力、心悸、水肿等。

3、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心脏

疾病相关 更多»
心脏ef值25能恢复正常吗

心脏ef值即心脏射血分数,心脏射血分数25%属于严重的心功能下降,但通过积极治疗和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部分患者有可能实现射血分数的提升,甚至接近正常范围。然而,恢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且需长期管理和监测。心脏ef值即心脏射血分数,心脏射血分数25%属于严重的心功能下降,但通过积极治疗和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部分患者有可能实现射血分数的提升,甚至接近正常范围。然而,恢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且需长期管理和监测。心脏射血分数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值为50%-70%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糖尿病能吃芋头吗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芋头,但须严格把控食用量,因芋头含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易致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不利。芋头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根茎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芋头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减缓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进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同时,芋头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整体健康。不过,糖尿病患者在享用芋头时,必须注意控制食用量。芋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2型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2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糖尿病2型的病因颇为复杂,既涉及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使得某些个体对糖尿病具有更高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如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严重不足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2型发病的两大核心机制。在疾病早期,糖尿病2型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