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脏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有糖尿病史,无高血压或冠心病,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恶心等症状,结合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通常可做出诊断。
1、糖尿病性冠心病
(1)糖尿病病史结合心血管病变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
(2)曾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
(3)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有相应的心肌缺血或梗死的表现。
(4)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管腔狭窄≥50%者。
2、糖尿病性心肌病
(1)糖尿病病史及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表现。
(2)实验室检查提示有心肌病存在。
(3)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常表现为左心房增大和左心室舒张功能,中晚期有左心室和室壁增厚等表现。
(4)需除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限制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等。
3、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1)排除非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其他原因。
(2)R-R间距变异:每分钟6次深呼吸时观察心电图上的R-R间距分别换算出心率,并计算心率差。60岁以下的正常人每分钟心率差≥15次,11~14次为可疑,≤10次为异常。
(3)乏式动作:在特定时间内用最大力量吹气,乏式动作指数即乏式动作后的最大R-R间距与最小R-R间距之比值,≥1.21为正常,1.11~1.20为临界值,<1.10为异常。通常认为该指数下降提示副交感神经受损。
(4)体位试验:主要的两项指标为卧立位心率差和30/15比值,卧立位心率差≥15次/min为正常,11~14为临界值,<10次/min为明显异常;卧位起立后第30次与第15次R-R间距值比值即30/15比值,≥1.04为正常,1.01~1.03为临界值,<1.00为异常。
(5)紧握试验:主要反映心血管交感神经功能。持续握拳,舒张压上升≥15mmHg为正常,10~15mmHg为临界值,<10mmHg为异常。
根据病变部位可将糖尿病心脏病分为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三种。
1、糖尿病性冠心病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发生了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管腔狭窄、痉挛导致对心肌供血、供养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患者可表现为胸闷、活动后气促、心绞痛等。
2、糖尿病性心肌病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异常发生了心肌结构改变,微血管内皮损伤,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不全等病理变化,引起的特异性心肌病。患者可表现为疲乏、无力、心悸、水肿等。
3、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心脏
皮肤黑变病是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你是否对这个名词感到好奇,想知道它究竟该如何治疗?别担心,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揭晓!皮肤黑变病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常用的有氢醌霜、维甲酸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合成,从而改善皮肤色素沉着。使用时请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口服药物:维生素C和E作为抗氧化剂,能帮助抵抗自由基,抑制黑色素生成。此外,氨甲环酸等药物也可用于治疗黑变病,但同样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