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根据患者在诊室内测得血压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显示血压正常,即可做出诊断。但因诊断中包含“高血压”一词,可能对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故临床关于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较为谨慎。
诊断依据
目前,对于“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存在差异,如
1、中国的参考诊断标准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且白昼动态血压收缩压<135mmHg舒张压<85mmHg。
2、201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提出的诊断标准
诊室血压≥140/90mmHg,诊室外或家庭自测血压白天<135/85mmHg且24小时动态血压全天<130/80mmHg。
鉴别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应对白大衣效应、隐匿性高血压等容易与之混淆的概念加以区别。
1、白大衣效应
二者在概念上不同。白大衣效应是指患者在诊室内发生血压的暂时升高,高于诊室外血压的现象。白大衣高血压是一个质的概念,是指患者诊室内血压高于诊断标准而诊室外血压正常的情况。而白大衣效应则是一个量的概念,可以发生在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也可以发生在正常人群和持续高血压患者。
2、隐匿性高血压
又称“逆白大衣高血压”,其与白大衣高血压相反,是指诊室测量血压不满足高血压诊断标准(<140/90mmHg),而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测量血压升高(≥135/85 mmHg)。
根据不同的诊室外血压测量结果,进一步将白大衣高血压分为部分白大衣高血压和真性白大衣高血压两种。
1、部分白大衣高血压
诊室血压高,而动态血压监测(ABPM)或家庭血压测量(HBPM)正常。
2、真性白大衣高血压
诊室血压高,而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家庭血压测量(HBPM)均正常。
七白饮本身对正常肝脏无直接危害,但过量饮用或特殊体质者可能会引起代谢负担加重、药物相互作用风险或过敏反应,间接影响肝脏健康。1.代谢负担加重七白饮中的茯苓、白术等成分需经肝脏代谢,短期适量饮用通常安全。但若长期过量饮用,可能增加肝脏解毒负担,尤其是对已有肝病或肝功能不全者,可能加重肝细胞损伤,导致转氨酶升高。2.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若患者正在服用抗凝药、降糖药或免疫抑制剂等,七白饮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干扰药物代谢,影响药效或增加肝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