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针对原发病本身,同时去除诱因。症状明显者可使用药物治疗,症状较重的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可选择射频消融治疗。
药物治疗
1、腺苷
可影响外向钾离子流,使局部组织静息膜电位超极化,能够终止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2、β受体阻滞剂
服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预防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有效降低心率,但在治疗一段时间后需要增加药量以维持预防发作。常用药物如美托洛尔、盐酸普萘洛尔等。
3、钙离子拮抗剂
如维拉帕米等钙离子拮抗剂,能够通过抑制窦房结,减慢窦性频率,治疗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4、胺碘酮
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能够抑制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减低窦房结自律性,可有效消除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5、地高辛
治疗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有稳定的疗效,因地高辛对窦房结及结周心房组织的电生理特性(不应期和传导速度)有一定作用。
手术治疗
射频消融术是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手术时,医生将心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通过导管头端电极释放射频电流,在导管头端与局部心肌间转化为热能,使局部心肌变性、坏死,改变该部位心肌电活动特性,治疗心律失常。
其他治疗
刺激迷走神经如按摩颈动脉窦可以终止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
室性早搏是指心脏在心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心搏,它通常发生在心脏的室上部。室性早搏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频繁室性早搏,就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如胸闷、气短等。造成频繁室性早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和心脏疾病有关,也可能和其他因素有关。一些初步认识到的常见原因包括:心脏肌肉收缩过早或过强、应激、过度疲劳、咖啡因、药物滥用等。频繁室性早搏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等。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频繁室性早搏并不危险,只是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
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心律失常,指心脏起搏点在窦房结,而心室率较慢,通常少于60次/分钟。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会导致疲劳、头晕、心悸等症状,甚至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因此,对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首先,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需要定期就医并进行心电图监测。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有时可能需要药物干预或植入心脏起搏器来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其次,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过度体力活动。过度的运动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动过缓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