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一般根据患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梅毒性心脏病等病史,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头晕、眩晕、乏力等症状,并结合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时相性束支阻滞
由于室内传导系统的特性,心率过快或过慢时,束支传导系统复极不完全,可产生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图形,心率正常时消失,通常属正常心电现象。
2、心脏缺血
分支阻滞时应排除,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可鉴别二者。
1、根据发生部位分为束支阻滞(左、右束支)、分支阻滞(左前、左后分支)、浦肯野纤维或心室肌内阻滞(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
2、根据QRS波时限可分为完全性(≥0.12 秒)和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0.12 秒)。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同时发生传导障碍时,还可分别构成不同组合的双束支阻滞和三支阻滞。
您好,心脏本身有多条电生理传导通路,局限性不完全性室内传导阻滞一般不会引起正常心脏电生理异常,心脏电生理可以通过其他通道进行传播,所以这种情况建议严密观察,只要心率不变化,没有明显症状可以不做治疗,但如果有明显的心率下降,晕厥,需要考虑起搏器植入治疗。
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发生问题而导致心脏跳动不正常的情况。它主要有三种类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不需要治疗,而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则需要医学干预。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植入起搏器。药物治疗包括利多卡因、维拉帕米等药物,通过调节心脏的传导节律来改善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植入起搏器是在心脏病变较为严重的患者中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能够通过电刺激来帮助心脏维持正常的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