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的诊断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通常使用排除性诊断,要求排除其他更常见的QRS电轴右偏原因。排除右心室肥厚、陈旧性心肌梗死和预激综合征后,还需要排除心电导联错接(通常为肢体导联反接)或正常心电图变异(特别是年轻成人)。

诊断依据

单纯的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包括额面平均QRS电轴右偏达+90°~+120°(或+80°~+140°)。Ⅰ导联呈rS波,Ⅱ、Ⅲ、AvF导联呈qR波,且RⅢ≥RⅡ,QRS时限<0.12秒。

鉴别诊断

1、右心室肥厚

心脏瓣膜病或肺病(肺心病)导致的右心室肥厚(RVH)常出现电轴右偏(≥+90°到+100°)。在RVH患者中,特别是压力负荷增大,如肺动脉流出道梗阻或重度肺高压导致的RVH患者中,右心室向量成为主要向量,在右胸导联(V1、V2)上产生高R波,在左胸导联(V5-V6)上产生深S波。RVH患者还可能合并右心房超负荷,以及右胸导联上ST-T异常。

2、陈旧性心肌梗死

伴Q波的陈旧性心肌梗死(MI)心电图表现可能类似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1)高侧壁或前侧壁MI的心电图表现可能类似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然而梗死心电图的Ⅰ导联和aVL导联无起始r波,只见Q波。

(2)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时下壁导联的小q波可能易与下壁MI混淆。合并右束支阻滞时,Ⅰ、aVL和V5~V6导联出现终末深S波,提示电轴右偏。但这些深S波反映的是右室激活延迟,而不是左心室向量。另一个易混淆点是右束支阻滞可与右后分支阻滞并存。

3、预激综合征

偶尔也会引起电轴右偏。其表现有PR间期缩短、δ波和QRS波时限增宽。该模式通常可以在Ⅱ、Ⅲ、aVF导联上形成Q波,因而常被误诊为下壁心肌梗死。

疾病相关 更多»
左前分支阻滞有危险吗

左前分支阻滞作为一种心电图表现,其危险性需视具体病情而定。对于多数患者而言,单纯的左前分支阻滞本身可能并无明显临床症状,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因此无需过分忧虑。左前分支阻滞的成因多样,可能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相关,也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关。在特定情况下,如冠心病导致的左前分支阻滞,由于冠心病本身存在引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可能伴随一定的危险性。但对于未合并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单纯的左前分支阻滞通常不会构成直接威胁

赵士超 主任医师
房室传导阻滞该怎么治

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发生问题而导致心脏跳动不正常的情况。它主要有三种类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不需要治疗,而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则需要医学干预。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植入起搏器。药物治疗包括利多卡因、维拉帕米等药物,通过调节心脏的传导节律来改善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植入起搏器是在心脏病变较为严重的患者中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能够通过电刺激来帮助心脏维持正常的节律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