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的临床表现与低温程度、基础疾病及并发症等有关。常见表现包括倦怠、抑制、拒奶、哭声低、动作减少、皮肤硬肿等。
典型症状
1、全身症状
患儿通常表现为全身或肢端发凉,常有倦怠、抑制、拒奶、哭声低、动作减少等。严重持续低温可出现少尿、无尿、抽搐、心率减慢、昏迷等表现。
2、皮肤表现
约80%患儿会出现皮肤硬肿,先始于四肢、大腿及臀部,逐渐进展至全身,硬中带肿,紧贴皮下组织,不易捏起和推动,触之如硬橡皮样,可伴有凹陷性水肿,通常来讲患儿皮肤硬肿面积越大,代表病情越严重。另外,由于低温时氧合血红蛋白相对不能解离,故面部、手足及口唇部常呈红色。
并发症
新生儿低体温可并发循环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肺出血、急性肾衰竭、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低血糖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
胎盘低一般需到怀孕28周左右位置才会稳定,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部分孕妇可能持续至分娩前仍存在低置状态。胎盘位置在孕早期和孕中期常因子宫形态变化而动态调整。孕12周前子宫较小,胎盘位置可能偏低;随着孕周增加,子宫下段逐渐拉长,胎盘多会随之上移。多数孕妇在孕16-20周完成初步定位,但约90%的早期胎盘低置状态会在孕晚期自然改善。若28周前发现胎盘低置,通过卧床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垫高臀部等措施,可促进胎盘位置上移
前白蛋白低于100mg/L通常算严重,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也需警惕,数值越低提示病情越重。前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是反映肝功能损伤和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其水平降低常与慢性肝炎、肝硬化、恶性肿瘤、肾炎等疾病相关。前白蛋白的正常范围因检测方法和年龄而异。成人正常值为280-360mg/L,若低于此范围,可能提示存在营养不良、肝脏疾病或肾脏疾病。例如,肝硬化患者前白蛋白可能显著降低,甚至接近零,表明肝细胞合成功能严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