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对于无症状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仅需观察。一旦血管瘤病灶对视力构成威胁或造成视力损害则需及时治疗。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由于病灶范围广、边界不清,多累及中心凹及视盘,治疗较为棘手。
放化疗
1、对于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包括敷贴放射治疗、外放射、质子束放射等)对于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有效。放射治疗可使瘤体显著缩小,视网膜下液吸收,稳定或提高视力。特别适用于累及中心凹下脉络膜血管瘤或伴广泛泡状视网膜脱离者,不适用于激光治疗或激光光凝失败患者。
2、对于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放射治疗
研究表明低剂量放射治疗可使瘤体缩小,促进视网膜下液吸收,而对周围眼部组织损伤很小,使患者视力提高或保持稳定。放射治疗潜在眼部并发症包括白内障、放射性视网膜病变、视盘病变及晚期中心凹下纤维化等。
物理治疗
1、激光光凝治疗
氩激光光凝为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重要方法。可使患者视网膜下液吸收,视力保持稳定或提高。光凝的目的并非破坏整个肿瘤,而是封闭瘤体表面的脉络膜血管,阻止其渗漏,促进视网膜下液的吸收。
2、经瞳孔温热疗法(TTT)
采用的二极管激发光,波长为810nm,具有更深的穿透力,大大减轻对内层视网膜的损伤。TTT适用于位于赤道后肿瘤,肿瘤基底直径<10mm、厚度<4mm且肿瘤表面视网膜下积液相对较少病例。由于TTT治疗可导致治疗区域脉络膜视网膜萎缩,不适用于累及中心凹脉络膜血管瘤。TTT治疗相关并发症包括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纤维化等。
3、光动力疗法(PDT)
(1)PDT应用于治疗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PDT治疗采用光敏剂维速达尔通过光化学原理选择性破坏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闭塞病灶脉络膜血管,而对视网膜血管及神经感觉层组织无明显损害。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PDT治疗脉络膜血管瘤安全有效,在缩小肿瘤的同时使视网膜复位,提高或稳定视力,是治疗包括黄斑区脉络膜血管瘤在内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首选方法。
(2)最近,多个作者应用PDT成功治疗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随访4个月-5年,所有患者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吸收,视力改善,部分患者瘤体退缩。
如果是孤立性的脉络膜血管瘤,肿瘤本身生长比较缓慢,早期自觉症状比较少,晚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逐渐视力下降。如果是弥漫性的脉络膜血管瘤,通常是Sturge~Weber综合症的眼底表现。如果对于没有症状的血管瘤,可以暂时观察,一旦出现症状的时候,考虑激光光凝或者是光动力学疗法等等。
黄斑前膜是发生在黄斑区的一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是成年人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它是由于视网膜内表面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收缩,在黄斑区形成的一种纤维膜。黄斑是视网膜的一个重要区域,负责中心视力。一旦黄斑区出现问题,中心视力将会受到影响,出现看东西变形、视力下降等症状。黄斑前膜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视网膜血管病变、眼外伤、炎症、组织缺氧等因素有关。黄斑前膜的主要症状包括:1.视力下降: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失明。2.视物变形:看东西出现扭曲、变形,如看直线变弯、方格变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