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

丙酮酸激酶(PK)缺乏症无有效对因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对症处理为主。重症病例常需输血,输血依赖者可以脾切除,有一定疗效。

对症治疗

输血:由于PK缺陷患者2,3-二磷酸甘油酸蓄积,可有效增加血红蛋白释氧量,慢性贫血过程对贫血缺氧产生一定耐受和适应性,因此是否输血不能以血红蛋白水平做判断,而应根据患者对贫血耐受等临床表现做治疗选择。国外学者主张如果血红蛋白稳定在60g/L-80g/L,可以不输血。但是严重贫血特别是在1岁前需要输血治疗。在感染、妊娠等应激状态加重贫血时也需输血。PK缺乏症孕期一般可以耐受,贫血严重时需要在产前或产后输血。严重贫血孕妇可能出现胎儿发育滞缓,但是孕妇输血似乎不能减轻新生患儿贫血。反复输血可发生同种免疫性溶血、血源性病原菌感染和铁过载、加重病情,所以要掌握输血指征。

一般治疗

1、对慢性溶血合并溶血危象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房的安静和病床的舒适,做好生活护理。

2、对于慢性、中度贫血患者,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减少活动,根据患者的能力,逐步制定活动计划,使患者能够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1、ATP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病理机制为能量代谢障碍,选用ATP口服制剂,对部分患者改善病症有一定作用。

2、膜稳定剂

维生素E、阿魏酸钠等。PK缺乏症有2,3-二磷酸甘油酸蓄积,影响糖酵解和戊糖通路代谢,间接影响细胞还原状态、细胞内环境和细胞膜的稳定性,膜稳定剂有辅助治疗作用。

3、造血原料药物

叶酸、维生素B12等。增加患者骨髓造红对溶血代偿能力,预防溶血危象。

4、铁螯合剂

去铁胺、去铁酮等。反复输血者应同时应用铁螯合剂,以避免继发铁过载。国外文献报告即使不输血的PK缺乏患者也会发生铁过载,也需要铁螯合剂治疗。

5、抗血栓药物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脾切除术后血小板明显升高,≥800×109/L时应服用抗血栓药,防止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

手术治疗

1、脾切除术

(1)疗效:脾切除手术对改善贫血的疗效报道不一,多数切脾者获得明显改善,重度溶血患者术后减少输血量或无需再输血。国外统计PK缺乏症切脾术后可以提高血红蛋白10g/L-30g/L。上海长海医院收治患者中切脾显效者血红蛋白最多可提高60g/L。部分脾栓塞最多将血红蛋白提高20g/L,不能明显改善溶血性贫血症状。

(2)适应证:是否选择切脾术,应视脾大程度、质感、贫血轻重、输血频率来确定。手术适应证主要为不能耐受贫血的患者包括被迫终止妊娠的孕妇、依赖输血的患者和需要做胆囊摘除术的患者(以减少患者分别做两次手术的痛苦和费用)。原则上3岁前不宜手术,除非是依赖输血的重度患儿。患者术前术后均应预防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等细菌性感染。有学者强调术后败血症比反复输血铁过载更危险。

(3)注意:据报道切脾术后仍有可能发生胆结石、再障危象、溶血危象,孕妇切脾后仍可出现先兆子痫、胎儿生长迟滞等。在PK缺乏症患者,切脾术后血小板明显增高持续的时间要长于红细胞膜病切脾术后。如果使用抗肿瘤抗代谢药物(羟基脲、苯丁酸氮芥等)抑制血小板生成,极易造成骨髓抑制,三系造血全面下降,即使停药,贫血恢复时间也很漫长。

2、造血干细胞移植

经济条件允许、治疗条件符合时可以考虑选择。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肌酸激酶多少算心肌炎

肌酸激酶(CK)水平本身并不能直接诊断心肌炎,其数值升高仅提示心肌或骨骼肌损伤可能,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心肌炎诊断需依赖病史、症状、体征及多项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心肌炎患者常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伴随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实验室检查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I/T、CK-MB的升高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单纯CK升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剧烈运动、骨骼肌损伤、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

罗勇 主任医师
毛周角化症可以自愈吗

毛周角化症通常无法自愈,但症状可能随年龄增长或护理改善而减轻。毛周角化症是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肤病,以毛囊口角化过度、形成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为特征,常见于上臂外侧、大腿前侧等部位,冬季症状加重,夏季缓解。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约50%-70%的患者存在家族史,基因突变导致皮肤细胞代谢异常,这种遗传倾向难以通过自身调节逆转。维生素A缺乏、内分泌紊乱、皮肤干燥及代谢障碍等因素可能加重病情。例如,维生素A缺乏会直接导致毛囊上皮角化异常,而干燥环境或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进一步刺激角质增生

胡云峰 副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细胞平均体积

细胞平均体积指的是单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属于血常规中检查中的一项,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