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

诊断

对于疑似HCM患者,需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完整的心脏病史及三代家族史筛查,再结合呼吸困难、心悸、乏力、胸痛、晕厥等典型症状,以及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心导管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基因检测等辅助检查结果,并除外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狭窄等相似疾病,即可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高血压性心脏病

二者超声心动图均可出现左心室非对称性肥厚表现。但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无肥厚型心肌病的家族史,而且一般不会出现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起病年龄一般较早,且无高血压史等。

2、心室间隔缺损

此病收缩期杂音部位相近,但为全收缩期,心尖区多无杂音,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3、主动脉瓣狭窄

此病症状和杂音性质相似,但杂音部位较高,并常有主动脉瓣区收缩期喷射音,第二心音减弱,还可能有舒张早期杂音,X线显示升主动脉扩张。生理动作和药物作用对杂音影响不大。左心导管检查显示收缩期压力阶差存在于主动脉瓣前后。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病变部位。

肥厚型心肌病的类型

1、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类

(1)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安静时LVOTG(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30mmHg(3.99kPa)。

(2)隐匿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安静时LVOTG正常,负荷运动时LVOTG≥30mmHg。

(3)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安静或负荷时LVOTG均<30mmHg。

2、根据肥厚部位分类

可分为心尖心肌肥厚、右心室心肌肥厚、孤立性乳头肌肥厚。

3、根据发病原因分类

(1)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即基因性肥厚型心肌病,主要为遗传导致。

(2)继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包括代谢性、内分泌性、遗

相关解析
周泠淇 副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肥厚型心肌病与向心性肥大的区别

肥厚型心肌病是属于原发性心肌病,是属于先天性的病变,可分为梗阻性心肌病和非梗阻性心肌病。这种疾病的患者会表现为胸憋、气短、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向心性肥胖多见于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患者会表现为躯干的肥胖,四肢的瘦弱,多伴有满月脸、水牛背等。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高血糖和糖尿病是一个病吗

高血糖和糖尿病不是同一个病,高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的一种状态,而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发的代谢性疾病,二者存在包含关系,但不能完全等同。高血糖只是一个症状表现,除糖尿病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导致。例如,一次性摄入大量含糖食物,或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人体短时间内血糖会升高,不过经过机体自身调节,血糖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称为生理性高血糖。此外,某些疾病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糖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通过检查心脏的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对心脏疾病进行判断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