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根据本病皮疹干性与湿性的临床特点,干性者宜养血祛风润燥为主,亦可用养阴清热化湿法;湿性者以清热化湿通腑为主,内、外治相结合。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风热血燥
(1)皮损颜色较红的患者,可加用牡丹皮、金银花、青蒿。
(2)瘙痒较重者,可加用白鲜皮、刺葵藜。
(3)皮损干燥明显的患者,可加用玄参、麦冬、天花粉。
2、肠胃湿热
(1)糜烂渗出较明显的患者,可加用土茯苓、苦参、马齿苋。
(2)热盛的患者,可加用桑白皮、黄芩。
药物治疗
1、风热血燥
(1)方药: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
(2)常用中药:苦参、威灵仙、当归、生地黄、川芎、荆芥、防风、大胡麻、石菖蒲、苍术、白花蛇舌草、生山楂。
(3)中成药:润燥止痒胶囊、当归苦参丸、乌蛇止痒丸、湿毒清胶囊、消风止痒颗粒。
2、肠胃湿热
(1)方药:参苓白术散合茵陈蒿汤加减。
(2)常用中药:莲子肉、意苡仁、缩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茵陈、栀子、大黄等。
(3)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连翘败毒丸、防风通圣颗粒、芩连片。
其他治疗
1、外治法
(1)脾胃湿热的患者,可用苦参、王不留行、明矾、苍耳子、蛇床子、地肤子、黄柏等煎汤外洗。
(2)风热血燥的患者,可选用海艾汤(艾叶、菊花、藁本、蔓荆子、荆芥、防风、薄荷、广藿香、甘松)煎水洗头。
(3)头皮屑多或油多,可用苦参、王不留行、明矾、苍耳子、蛇床子、地肤子、黄柏等水煎外洗;渗出多或红斑较红的皮损,可以采用中药溶液湿敷;渗出少者,可外擦油剂封包。
2、针灸疗法
常取血海、足三里、合谷、曲池、三阴交,热重加太冲,湿重加阴陵泉直刺,平补平泻,留针半小时。
3、西药治疗
常选用维生素B类、维生素A、抗生素等。
产后风,也称为产褥风,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因受凉或营养不良引起的一种疾病。产后风是一种针对女性特有的病症,通常发生在产后的第三至七天。产后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体温升高、心烦不安、胸胁痛,甚至出现乳汁减少等。产妇在产后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凉,保证充足的营养,多食用有益于产妇健康的食物,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产后风是由于产妇在分娩后身体虚弱,此时的抵抗力相对较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弱,所以很容易受风感冒或者受凉造成产后风
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经过精细制作而成的莜面食品,口感筋道,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量食品。减肥期间是否可以每天吃莜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莜面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亚油酸,食用后可降低胆固醇,在减肥期间可以适量食用。莜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食用后可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莜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核黄素等营养成分,可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莜面的升糖指数较低,在减肥期间食用后,可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有利于控制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