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易反复发作,所以治疗根据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病程长短进行辨证治疗。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湿热壅滞证治宜清热利湿,化瘀和营;血虚风燥证治宜养血活血,熄风止痒;湿毒蕴结证治宜化湿解毒,祛腐敛疮。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湿热下注证
若水疱渗液明显,可加用黄柏、苦参、白鲜皮、地肤子、苍术等。
2、湿热壅滞证
若皮肤紫暗明显,可加用桃仁、红花、丹皮、黄柏等。
3、血虚风燥证
若皮肤干燥,瘙痒明显,可加用鸡血藤、乌梢蛇等。
4、湿毒蕴结证
若伤口溃烂难愈,可加用蒲公英、土茯苓等。
药物治疗
1、湿热下注证
(1)方药: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加减。
(2)常用中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柴胡、甘草、当归、生地。
2、湿热壅滞证
(1)方药:当归拈痛汤加减。
(2)常用中药:羌活、甘草、茵陈、防风、苍术、当归身、知母、猪苓、泽泻、升麻、白术、黄芩、葛根、人参、苦参。
3、血虚风燥证
(1)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2)常用中药:当归、生地、白芍、川芎、何首乌、荆芥、防风、白蒺藜、黄芪、生甘草。
4、湿毒蕴结证
(1)方药:化毒除湿汤加减。
(2)常用中药:归尾、泽兰、苡仁、牡丹皮、赤芍、金银花、枳壳、川通草。
其他治疗
1、外治疗法
(1)急性的患者,10%黄柏溶液湿敷。也可用马齿苋、生地榆、黄柏、石榴皮、败酱草、五倍子、黄连等,每次选1-2味煎至适当浓度湿敷。
(2)亚急性的患者,可外用三黄洗剂或颠倒散洗剂。
(3)慢性的患者,可用湿毒膏、五石膏、青黛膏或黄柏霜外擦,皮厚瘙痒者外用润肤膏。
2、针刺疗法
可取足三里、阳陵泉、下巨虚、悬钟、丘墟等穴。避开皮损处选取2-3穴施针,用泻法,留针10-15分钟。
湿敷,这一简单却高效的护肤步骤,选对材料至关重要!无论是想要深层补水、舒缓肌肤,还是提升后续护肤品的吸收,湿敷都能帮到你。那么,湿敷皮肤到底用什么最好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湿敷的神秘面纱,找到最适合你的湿敷材料!👇湿敷的核心在于材料的选择,它既要能贴合肌肤,又要能充分吸收并释放护肤液体。常见的湿敷材料有:化妆棉🧻:轻薄透气,易于贴合肌肤,是日常湿敷的首选。记得选择无荧光剂、无香料的优质化妆棉哦!面膜纸📄:相比化妆棉,面膜纸能覆盖更广的区域,适合全脸湿敷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现代生活中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容易导致肝脏负担加重,甚至引发肝毒堆积。🍔🍺薏米作为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材,具有健脾祛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常被用于辅助排毒。🌿💡然而,单靠薏米效果有限,搭配其他食材可以更好地发挥排肝毒的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薏米和什么搭配,排肝毒效果好吧!🌿薏米+赤小豆功效: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与薏米搭配可以增强排毒效果,特别适合湿热体质的人群。做法:将薏米和赤小豆按1:1比例洗净,浸泡2小时后煮粥或煮水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