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结合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及鼻窦X线、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做出诊断,必要时需要进行鼻内镜检查或直接进行手术探查,病理学检查是本病最终确诊的依据。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筛窦囊肿、筛窦乳头状瘤、鼻腔鼻窦其他恶性肿瘤等疾病。
鉴别诊断
1、筛窦囊肿
二者均可见筛窦内占位,出现血性鼻涕、突眼、眼球移位、视力减退等症状,需要进行鉴别。筛窦囊肿在临床中远比恶性肿瘤常见,是良性疾病,可见鼻内流出黄色液体,体格检查时眼眶缘、鼻侧隆起部表面光滑,触之可有乒乓球样略带弹性的感觉;筛窦恶性肿瘤的肿物多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二者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进行鉴别。
2、筛窦乳头状瘤
二者均为筛窦内肿瘤样占位,临床表现相似,需要进行鉴别。筛窦乳头状瘤为良性病变,除病程较长以外,在临床上不易与恶性肿瘤鉴别,且有10%的乳头状瘤会发生癌变。二者主要通过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3、鼻腔鼻窦其他恶性肿瘤
筛窦恶性肿瘤与鼻腔鼻窦其他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相似,且晚期肿瘤会侵犯到鼻周围各处,难以辨别原发部位。鼻腔癌患者的鼻腔症状出现早,鼻腔内病变相对严重,常有鼻外形改变;上颌窦癌可累及筛窦,但多并发面部肿胀及上颌窦其他骨壁破坏。通过病史、体格检查、鼻内镜、CT、磁共振成像等可以进行鉴别。
基于肿瘤病理类型分类:筛窦恶性肿瘤可分为鳞癌、腺癌及腺样囊性癌、未分化癌、肉瘤、淋巴瘤、恶性神经鞘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其中鳞癌最多见,约占80%。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唐筛21三体高风险并不直接决定胎儿能否保留,而是提示需要进一步诊断以明确胎儿是否真正存在染色体异常。根据临床标准,血清学筛查中21三体风险值超过1/270即视为高风险,此时需通过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进行确诊。若确诊为唐氏综合征(21三体),由于该疾病会导致患儿智力障碍、多发畸形及远期健康问题,医学上通常建议终止妊娠;反之,若进一步检查结果正常,则可继续妊娠。因此,是否能保留胎儿取决于确诊结果,而非初筛的高风险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