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良性肿瘤
脾良性肿瘤的诊断

依靠临床表现不能确诊,影像学检查是脾良性肿瘤诊断的关键。医生会根据血常规、肿瘤标志物、B超、X线检查、CT扫描、肾盂静脉造影、腹腔镜检查等结果,与原发性脾恶性肿瘤、脾动脉瘤等相鉴别后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

1、症状及体征

大多数早期或小的脾良性肿瘤患者无典型症状体征,巨型者表现为脾大及左上腹不适、疼痛,或因胃肠等邻近内脏被牵引受压而出现恶心、呕吐、暧气、腹胀、便秘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平片可见脾影增大及脾周局部受压征象,如左膈肌升高、胃底及胃大弯受压、结肠脾曲右移等;脾血管瘤可出现脾影中钙化斑;肾盂静脉造影显示左肾受压下移;B超显示脾实质不均匀或结节状低回声改变;CT检査可发现肿块。

3、病理检查

部分脾良性肿瘤难以确诊,常在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

鉴别诊断

1、原发性脾恶性肿瘤

脾脏占位病变,通常需要进行良恶性鉴别。原发性脾恶性肿瘤症状较明显,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脾脏迅速肿大,表面有时可呈硬结状,可有压痛;左上腹闷胀不适或疼痛,胃肠等邻近内脏受压而引起恶心、呕吐、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体重减轻、消瘦、贫血、恶病质、发热及轻度黄疽亦属常见。病理检查可对两者进行鉴别。

2、脾动脉瘤

脾动脉瘤是内脏动脉中最常见的动脉瘤,多发生于妇女,尤其是多次妊娠者。其原因有先天性、动脉硬化及外伤等,脾动脉瘤多无症状,部分病人有左上腹疼痛,疼痛可向左肩胛区放射。X线腹部平片有时可见左上腹有囊状钙化,B超、CT检査和脾动脉造影可进行鉴别诊断。

3、脾囊肿

脾囊肿可分为真性囊肿及假性囊肿两类。小囊肿常无临床症状,大囊肿常因占位效应引起左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腹部超声可探及脾内液性暗区,CT扫描可见脾内边界清晰、锐利的圆形低密度占位。影像学检查可将其与脾良性肿瘤进行鉴别。

脾良性肿瘤的类型

基于起源组织的类型不同主要分类。

1、脾血管瘤

脾血管瘤在脾脏良性肿瘤中最为常见,分为脾海绵状血管瘤、窦岸细胞血管瘤、上皮样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衬细胞血管瘤、多结节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巨大弥漫性血管瘤可侵及全部脾脏,较少见,极少引起脾肿大,但可合并发生梗死、感染、钙化等继发性病变。部分脾血管瘤可发生自发性脾破裂或癌变,应引起警惕。

2、脾错构瘤

脾错构瘤大多无症状,不易被发现,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脾脏良性肿瘤。脾错构瘤一般为单发,少数可以多发。其组织构成成分和脾正常成分一致,其发生与脾脏胚基的早期发育异常

疾病相关 更多»
补脾益肠丸治肠息肉吗?大揭秘

在诊疗过程中,很多患者因为各种各样的药物过来咨询我。刚好上周就有一位患有肠息肉的男性患者🏥,他今年45岁,他自述近期总是腹痛、腹泻,但听身边的朋友说吃补脾益肠丸能够治疗肠息肉,问我是不是真的?于是我为他做出了以下的分析👇🌿我告诉这位患者补脾益肠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有党参、白术、干姜等,具有健脾益气、温肾助阳等功效。这种药物对脾胃虚弱、脾肾阳虚导致的腹泻、腹痛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此并不能单独治愈肠息肉

李峰 副主任医师
脾切除后是否需终身监测血小板?一文带你知晓

在日常门诊工作中,我经常遇到一些做脾切除手术的患者,他们普遍非常关心手术后的调理和复查😖。就在前几天我就遇到这样一个人,是一名中年男人,大概40多岁,因为脾功能亢进三周前做了脾切除手术😥,当时出院时医生交代他要定期来医院复查血小板,他来复查的时候又特意咨询关于血小板复查的问题,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恢复工作和生活

李峰 副主任医师
解读:肿瘤强化均匀和不均匀的好坏之分

在门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因为不懂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而咨询我一些相关的问题😔。我记得前两三天,一位张先生拿着拍的片子来找我,我看到片子上显示,他今年58岁,并在他的叙述中,了解到他前几年就有肿瘤,这次是来复查,而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的强化是均匀的,想知道这个是好的现象,还是不好的现象☹️?🌈一般在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等影像学检查的过程中,医生会给患者注射一种特殊的药物,目的就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血管和病变组织的分布。如果肿瘤内部对药物的吸收是均匀的,可以称之为强化均匀

申蓉 主任医师
腹膜后占位良性几率多大:一文帮你解析

我们医院每年春秋季都要开展体检活动,在体检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患者存在某些潜在的健康问题。记得之前有一个李女士前来医院做体检,大概60多岁,在做腹部超声检查时发现有腹膜后占位性病变,这个患者非常担心有什么疾病?🙁她非常焦虑的问我,医生我是不是得了癌症?这个良性的几率有多大?😖🔊我安慰这位患者,你不要过于担心,有占位性病变不一定代表是恶性疾病,比如炎症性肿块、脂肪组织等,都可能会发生占位性病变,所以也没有具体的几率,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做检查,比如占位的性质、大小和生长速度等

李峰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黄疸
乙肝 肝硬化 肝癌 肝炎 肝脓肿 肝功能衰竭
结石
胆结石 胆囊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 胆道结石 胰腺结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