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胆道蛔虫病的治疗原则是解痉、镇痛、利胆、驱虫、控制感染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调,治疗的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氧气驱虫。
药物治疗
1、解痉镇痛药可口服或注射阿托品、654-2等胆碱能阻滞剂,必要时可用哌替啶止痛。
2、驱虫药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左旋咪唑、驱虫净(四咪唑)、驱蛔灵等。
3、抗生素多为大肠埃希菌感染,应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甲硝唑、替硝唑等。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加重的患者,主要是通过手术切开胆总管的方式,探查、取虫和引流,取出虫后可直接缝合胆总管。在手术治疗的同时也需要驱虫治疗,防止胆道虫复发。
其他治疗
氧气驱虫:治疗方式是将插入鼻胃管之后,成人缓慢的一次性注入氧气3000ml,儿童酌减。
这在学龄儿童中最为常见。蛔虫在胆道中增殖并渗入胆管,引起急性上腹痛和胆道感染。在发作期间,孩子的腹痛通常是无法忍受的,而且非常疼痛。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可能导致器官破裂和穿孔,从而危及生命。胆道蛔虫病的症状包括:1 .腹痛。当蛔虫侵入胆道并刺激胆总管产生痉挛和收缩时,会出现突然的剧痛,但疼痛可以像往常一样完全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