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的诊断

诊断

医生会通过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年龄、性别、家族史、起病缓急、病程长短、是否服用某些药物或输血等病史,有无寒战、发热及腹部疼痛等症状,并结合患者的其他伴随症状以及相关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同时还需排除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等疾病。

鉴别诊断

1、溶血性黄疸

临床上表现贫血、黄疸和肝脾肿大三大症状。可有与溶血相关的病史,如输血、特殊药物、感染及溶血家族史。其黄疸多为轻度,呈浅柠檬色。急性溶血或溶血危象时起病急,出现剧烈溶血反应,如寒战、高热、呕吐、腰背酸痛、全身不适等,慢性溶血症状轻微,但可有面色苍白。检验可见骨髓增生活跃的表现,如周围血出现网织红细胞增多、出现有核红细胞、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活跃;血清总胆红素增高;尿常规中尿胆原增加而无胆红素,急性发作时可有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慢性溶血者,尿内含铁血黄素增加。

2、阻塞性黄疸

指任何原因所致肝内外胆道机械梗阻,胆汁排泄不畅或受阻,均可发生胆汁淤积性黄疸,多见于外科。对于肝外梗阻者,胆石症、胆管炎常引起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黄疸来去迅速,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常表现为黄疸进行性加深。阻塞性黄疸肤色暗黄、黄绿、绿褐色,甚至黑色,胆红素浓度逐渐升高,其中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皮肤瘙痒显著,可出现在黄疸之前,可能与血中胆盐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有关。尿常规中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减少或消失。粪中尿胆原减少或缺如,粪便呈浅灰色或陶土色,如梗阻为壶腹部周围癌引起,可因出血使粪便呈黑色或隐血阳性。

3、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指由先天性酶缺陷所致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障碍,临床上少见,大多于小儿和青年期发病,有家族史,除极少数外,多数健康状况良好。

相关解析
李萍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鹤岗市人民医院

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鉴别

肝细胞性黄疸首先是胆红素升高,但是如直接胆红素升高,而间接胆红素不高,这种情况是梗阻引起来的。比如肿瘤或者是胆管有结石压迫导致胆汁排泄障碍。梗阻性黄疸一般可以采取药物和手术治疗。如果是肝细胞性黄疸,要用一些保肝护肝和退黄疸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神经性耳鸣,有无消失的可能?

在我们的日常诊疗中,常常会遇到患者询问神经性耳鸣是否会慢慢消失。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为大家详细剖析。从耳鸣本身性质来看,部分轻度且短暂的神经性耳鸣,有可能自行消失😃。比如因近期压力大、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因素诱发的耳鸣,当这些不良因素得到纠正,内耳的神经功能恢复正常,耳鸣症状或许就会随之缓解。然而,若是由严重的内耳疾病、听神经病变等引发的神经性耳鸣,往往难以自行消失😟。像听神经瘤导致的耳鸣,不仅不会自愈,还会随着肿瘤的生长逐渐加重。耳鸣持续时间也很关键

刘彩鹏 主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尿胆原
尿胆原

尿胆原是体内直接胆红素代谢后的一种产物,通常可随粪便排出,少量经肠

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即非结合胆红素(UCB或IBIL),是一种游离胆红素,无

尿胆红素
尿胆红素

尿胆红素检查是测量尿液中胆红素含量的检查,是尿液化学检查中的一项。

疾病专区 更多»
器官移植
肝移植 肾移植 心脏移植 胚胎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黄疸
乙肝 肝硬化 肝癌 肝炎 肝脓肿 肝功能衰竭
肝病
乙肝 丙肝 甲肝 戊肝 丁肝 庚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