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常表现为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至最后期限,通常会产生不符合标准的任务结果。患者常伴有自责情绪、负罪感、自我否定、贬低等,严重会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长期的拖延,容易影响工作,造成不良后果。部分严重的拖延症患者可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危害身心健康。
精神心理科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医院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拖延症的症状是经常在知道不做这件事的后果,还是不去做,随后就会出现负罪感,自责,长此以往就会可能产生焦虑抑郁并发症的危险。强迫症的症状是连续14天里面的大多数日子里,脑子里总是会出现强迫思维或者出现强迫行为,实施动作的想法使得患者不快,但是如果不实施,会引起极大焦虑。
精神疾病治疗中心 十堰市中医院
拖延症的表现主要是在知晓不良后果的基础上仍然把计划推迟。患者明明知道推迟做某些事情后,会对个人或集体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但仍然不愿意执行,往往会拖延到事情的最后一刻才会执行。比如学生会表现为平时不去学习,必须在考试前一周才开始重视起来,熬夜复习。患者往往由于拖延行为而造成不良的后果,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抑郁症或焦虑症的表现。
心理咨询科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在快节奏生活下,越来越多人有了拖延症。最近几年拖延症才慢慢被大众所熟知,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症的行为出现。但是在医学上,并没有拖延症这个概念,这只是一种注意缺失多动障碍症。而且,并不是生活中拖延的行为都属于拖延症,很多人并没有很了解拖延症是什么。
你好,如果孩子平时做事情总会出现慢吞吞的拖延,很长时间才会去做的情况,医生说这种现象叫做拖延症,其实这只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不必过于担心,也不用害怕,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问题,想办法帮孩子去改正才是最重要的。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