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的病因

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1、生物学因素孪生子有较高的同病率,国外一项2163例女性孪生子调查显示,神经性贪食并发率为22.9%,超出一般危险性8倍以上;异卵双生子并发率为8.7%,家庭成员中有55%易患此病。双生子研究还发现,神经性贪食的遗传率为28%~83%,提示遗传因素起一定作用。

2、心理因素神经性贪食患者的病理心理特点包括低自尊、高神经质水平、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无能感、歪曲的身体表象、对社会赞赏和避免冲突的强烈需要、自我期望高、情绪不稳定等。用MMPI人格测验比较神经性贪食和酒精及物质滥用的女性,发现两组人格特征非常相似。在抑郁、冲动、愤怒、反叛、焦虑、深思熟虑、社会退缩及特异性思维等方面得分较高。

3、社会因素就心理学机制而言,“苗条”文化既可产生对食欲的压抑,也可呈现反转相,表现为暴饮暴食。因此,有人认为,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

4、家庭因素该类患者在家庭冲突中被抛弃、被忽视比神经性厌食患者更为多见,儿童期不良经历越多的女性暴食的危险性越大。

疾病相关 更多»
儿童面部抽动症挂什么科

儿童面部抽动症可以挂神经内科、儿科、神经外科、心理科或中医科。1、神经内科:儿童面部抽动症可能与面肌痉挛、局灶性癫痫、多发性抽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神经内科医生能够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等手段,准确判断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2、儿科:儿科医生可对儿童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排查其他可能导致面部抽动的全身性疾病,如感染、代谢性疾病等。3、神经外科:若面部抽动是由脑部肿瘤、血管畸形等结构性问题引起,神经外科医生可进行评估和手术治疗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恋童癖 淫语癖 鸡奸癖 口淫癖 性洁癖 被动鸡好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