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缺损
骨缺损的诊断

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外伤、肿瘤、感染等),若患者为新生儿,还需了解母亲在妊娠期间的用药史、疾病史、放射线接触史等。了解病史之后,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

骨缺损的类型

1、按骨缺损的形态分类

(1)腔洞性骨缺损:多见于良性骨病或局限性骨感染病灶搔刮或清除术后。

(2)节段性骨缺损:可见于良性骨病广泛性切除术后,或单发恶性骨肿瘤保肢性骨段切除术后,或大段骨感染坏死取出术后。

2、按骨缺损是否伴有感染分类

(1)感染性骨缺损:在修复前,应控制感染,且修复材料最好选用带血供的自体骨。

(2)非感染性骨缺损。

3、按病因分类

包括先天性骨缺损和后天性骨缺损。

疾病相关 更多»
距骨骨折能评几级伤残

距骨骨折的伤残评级一般在8-10级,但具体等级需结合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康复情况,由专业鉴定机构依据相关标准综合评定。如果距骨骨折较轻,经保守治疗后,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可能评定为十级伤残。若骨折较严重,出现粉碎性骨折或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且导致踝关节活动受限,对日常行走等功能有一定影响,可能会评为九级伤残。要是骨折极其严重,引发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严重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可能评定为八级伤残

许树才 主任医师
骨裂尽量不要走动还是静养

骨裂患者应尽量避免走动,以静养为主,这是促进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骨裂虽属不完全性骨折,但骨骼连续性已受损,此时走动或过早活动会显著增加风险。负重或肌肉收缩可能导致骨折断端微动,进而引发疼痛加剧、肿胀加重,甚至造成骨折移位或二次损伤。若骨裂位于关节附近,不当活动还可能诱发关节僵硬,影响未来功能恢复。对于严重骨裂或粉碎性骨折,过早负重甚至可能引发延迟愈合、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长期并发症。静养期间需严格遵循制动原则,通过石膏、支具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为骨骼修复提供稳定环境

吕海 主任医师
相关手术 更多»
疾病专区 更多»
办公室人群
颈椎病 干眼症 前列腺增生 脱发 胃病 肥胖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
腰痛
腰肌劳损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骨质增生 胸腰椎骨折 腰椎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