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病史,体检和X线片可以对本病作出明确诊断。诊断时应注意与髋关节结核、髋关节一过性(暂时性)滑膜炎、克汀病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为判断预后和决定治疗方法,Catterall根据X线表现(前后位及外展位),将本病分为4级。
Ⅰ级:只在骨骺的前部有病变,关节面无塌陷,受累骨可完全被吸收,无死骨形成,无干骺端的骨质改变,再生过程可达完全程度。
Ⅱ级:骨骺的前、外部有不同程度的受累,股骨头有塌陷但仍可维持骨骺原来的高度,有死骨形成但可以被吸收,干骺端出现囊性变,以后会消失。
Ⅲ级:只有小部分骨骺未成死骨,由于在死骨上有新骨覆盖,在前后位X线片上出现“头中有头”的现象,股骨头有塌陷已不能维持原有的高度,干骺端已有增宽。
Ⅳ级:整个骨骺均已成为死骨,股骨头已呈蘑菇状,干骺端有明显的增宽等骨质改变,股骨头上已出现再塑,但已难恢复原形。
鉴别诊断
1、髋关节结核
常难区别,尤其是早期更易混淆。髋关节结核为局限性、进行性、破坏性、炎症性病变,可累及股骨头、髋白及股骨颈。因关节腔积液而显示关节囊肿胀的X线征象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则为软骨下无菌性坏死病变,以坏死骨密度增高,变形及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为主要X线表现,不会有明显的关节积液或脓肿形成。
2、髋关节一过性(暂时性)滑膜炎
两者无论从发病年龄及滑膜炎表现方面均相似,但病程不同,一过性滑膜炎无异常的 线表现。近年来用99mTC扫描可以帮助作鉴别,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的99mTC摄入减少。
3、克汀病
患者的骨骺亦可以表现为不规则的钙化点,但其出现时间以及融合时间均较正常儿童延迟。由于软骨内化骨障碍而使骨的长径变短。此外,患儿尚有智力低下等情况可以鉴别。
4、股骨上端骨骺滑脱症
两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股骨上端骨骺滑脱症的发病年龄较大,髋关节内旋及内收活动受限(Drehman征)。
股骨头位于髋关节内,具体位置在骨盆下方、大腿根部,是股骨近端的球形结构,与髋臼共同构成髋关节。股骨头是人体重要的承重结构,其球面与髋臼形成杵臼关节,承担上半身重量并传递至下肢,同时通过关节软骨和滑液实现髋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多向运动。若股骨头受损,可能导致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甚至瘫痪,直接影响站立、行走等基本功能。若出现髋部疼痛、活动时关节弹响或跛行,需警惕股骨头病变。早期可通过X线、MRI明确诊断,确诊后需避免负重、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并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轻微骨裂10天一般不建议上班,此时尚未完全愈合。骨裂后10天骨折断端刚形成纤维性骨痂,骨骼稳定性差,无论是体力劳动需肢体负重,还是久坐工作日常活动,都可能牵拉、挤压伤处,导致骨痂断裂、错位,引发疼痛肿胀加剧,严重影响愈合进程。并且个体恢复速度虽受年龄、营养、健康状况影响,但即便恢复能力强,10天也难以达到正常工作所需的愈合程度。建议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待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再考虑复工,以免因过早工作引发并发症,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