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在流行季节,特别是在我国秋冬季节,患者突然出现发热、持续咳嗽,主要为刺激性咳嗽,而外周血白细胞无明显变化,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药无效,Ⅹ线检查有斑状或大片状阴影,应怀疑肺炎支原体肺炎。但确诊需经病原学检查明确支原体感染。

诊断依据

1、持续咳嗽,较频繁,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但X线检查有斑状或大片状阴影,X线的病变明显,这是本病最主要特征。总之,支原体肺炎的特点是X线表现与临床体征不一致,多为X线表现严重,而肺部体征轻微,甚至无阳性体征发现。

2、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减低。

3、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药无效,但红霉素能明显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

4、血清冷凝集滴定度增高,在1:32以上,阳性率为50%~70%,冷凝集素多于起病后第1周末开始出现,至3~4周达高峰,2~4个月才消失。

5、分离病原体,从患者痰、鼻、咽拭子中培养支原体,但需10日以上,因此临床意义不大。

6、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包括荧光抗体、补体结合及血凝抑制等,均有助于确诊,但不作为常规检查内容。

鉴别诊断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本病是由冠状病毒的一种变异体引起的以肺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起病急。一旦发现并确定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疑似病例,必须在6小时内报告当地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诊需检测出SARS冠状病毒。

2、细菌性肺炎

如肺炎链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军团菌肺炎、厌氧菌肺炎等,常表现为咳嗽、高热,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有助于鉴别。

3、病毒性肺炎

是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起病急,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本病抗生素治疗无效,病毒的分离、血清学检测有助于鉴别。

4、过敏性肺炎

多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和胸部病灶多变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5、风湿性肺炎

有急性风湿热的表现,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有中度发热、干咳;重型有明显呼吸困难、发绀。X线检查示肺水肿样改变。糖皮质激素疗效好而抗生素治疗无效。

疾病相关 更多»
小儿咽扁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可以一起吃吗

小儿咽扁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通常可以一起服用,但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决定。小儿咽扁颗粒是中成药,主要成分含金银花、桔梗等,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咽喉肿痛。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复方西药,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主要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流鼻涕等症状。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针对的症状不同,且无明确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理论上可联合使用以缓解感冒伴随的咽喉疼痛。但需注意,儿童用药需谨慎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感冒
流行性感冒 小儿感冒 反复感冒 病毒性感冒 夏季感冒 急性鼻炎
咳嗽
肺结核 肺炎 肺癌 肺气肿 肺积水 肺脓肿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