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病因
洋地黄中毒可因一次过量摄入或慢性蓄积引起。如毛花苷丙、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洋地黄类药物过量使用均可能引起洋地黄中毒。洋地黄类药物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差距小,用量稍大即可中毒。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心肌病变、年老等因素会增加洋地黄中毒的风险。
危险因素
1、电解质紊乱(主要为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和高钙血症)、酸中毒、缺氧、肾功能减退、严重心肌病变等均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洋地黄中毒。
2、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对洋地黄敏感性增高,易出现洋地黄中毒。
3、老年人的细胞组织对洋地黄似乎更敏感,对洋地黄耐受性降低,易致洋地黄中毒。
4、奎尼丁、维拉帕米、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普罗帕酮等与洋地黄制剂合用时,可使血清药物浓度增加,从而增加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
这是因为洋地黄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洋地黄的治疗安全窗非常小,它的生物利用度及对洋地黄敏感性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它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由于用药过量使心肌异常的兴奋,出现异常的节律变化。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就是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以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三联律及心动过速最常见。洋地黄中毒还可以引起房室传导阻滞,这与洋地黄提高了迷走神经兴奋性有关。窦性心动过缓是由于洋地黄抑制了窦房结,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发生了窦性心动过缓,有时候就会使心率降到每分钟60次以下,这个也是作为洋地黄停药的指征之一。发生洋地黄中毒后,要立即停药。快速...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