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血即晕血症,又称血液恐怖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属于恐怖症的一种。具体表现为患者见到血液后会产生晕厥,并且伴有头晕、恶心、目眩、心悸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降低,脉搏细弱,甚至会突然意识丧失。晕血症可能会与遗传因素、素质因素、生理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多血质是人的气质类型之一。具有的特点有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但是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神经特点表现为感受性高、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可塑性高、情绪兴奋性高、反应速度快而灵活。多血质也称为活泼型,敏捷好动,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感到拘束。
癔症又叫做分离转换性障碍,是心理精神状态改变的一种疾病,平时生活中精神压力过大,突然间承受巨大的生活打击等因素都有可能对人体精神造成巨大的打击而引起癔症。癔症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和引导,减少精神刺激,一般经心理治疗后预后较好,一般不会引起器质性病变。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为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常见症状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等。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厌学是一种比较高发于初高中学业较为繁重、知识重点不容易理解的的阶段,是学生对学习知识和学校产生的一种负面抵抗的情绪表现。在心理学角度上讲,厌学症是学生对学习以及与学习有关事物的一种消极抵触,不和谐的学习环境和自身对学习的不正确认知都有可能引起学生在行为和情感上远离学习。
梦游症,在民间常称为梦游,属于异态睡眠的一种,是指在睡眠期内发生的非自主性躯体行为,如四处走动、进食、外出游荡、叫骂、演讲等行为。此类异常行为发生于REM(快速眼动)睡眠期内称为REM睡眠期行为障碍,发生于NREM(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内称为睡行症。
失眠症是指持续性出现睡眠困难、难以入睡,导致睡眠质量差的睡眠障碍,影响日间社会功能,严重者可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情绪低落属于一种情感障碍。该病的患者常常自我感觉不良,心境抑郁悲观,对人和事物不感兴趣,不愿与人交往,寡言少欢,长吁短叹,表情沮丧。重者情绪抑郁,终日愁楚,唉声叹气,行动减少、食欲减退甚至失眠难寐。常见于心境恶劣疾病、躁郁症、更年期综合征和一些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神经症。
露阴癖也叫做露阴症、露阴障碍,属于一种性偏好障碍,好发于17-54岁的男性,其具体病因不明,考虑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有关。多数患者会反复向没有防备的陌生异性裸露自身生殖器,以达到性兴奋的目的,可伴有或没有手淫行为。露阴癖常需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一般较难治愈。
神经症(neurosis)又称为神经官能症、精神神经症,与精神病(psychosis)相对,是一系列精神障碍疾病的总称,但自DSM-2后已不再使用此条目作为诊断分类。此类患者常有以无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的神经系统症状,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符,且患者对出现的症状感到痛苦。神经症的发病主要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神经质不是专业的医学术语,而是形容人在遇到事情情时情绪容易冲动、神经过敏、胆小怕事的状态。在与人交往时,神经质可能出现因无助感而趋近友好他人、因追求别人的恐惧地位而攻击他人,以及以及逼免与他人冲突而产生回避行为。神经质也可指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难以自控的重复机械动作。总的来说,神经质是神经系统敏感脆弱的表现。
人格解体是以持续或反复出现对自身或环境感到疏远或陌生的不愉快体验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这种异常体验可出现于正常人疲乏时及吸毒和酗酒者,但历时短暂;也可见于脑器质性损害以及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作为其临床表现的一部分。只有这类异常体验单独出现,持久存在,引起患者苦恼,或主动要求治疗时,才属于神经症性障碍。
心境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原因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者心境改变。病人患心境障碍往往容易复发,有反复发作的倾向,病人常常会有情绪低落或者情绪高涨的表现,有的表现为情绪高涨和低落交替出现,并且有相对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神经性厌食,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慢性进食障碍,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进食障碍。常常会引起营养不良、机体代谢和内分泌紊乱等,严重者甚至可出现恶病质状态,导致躯体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异食癖又称嗜异症,多发生于婴幼儿。该病主要表现为患儿喜食一些本不应摄入的东西,例如土块、墙皮、墙漆、橡皮、毛绒玩具等。这种行为是强迫性的,难以控制的。患儿常因吞食异物出现了呕吐、便秘、营养不良、贫血甚至中毒。该病多由心理因素所致,可能因婴幼儿时少人看管误食异物,长大后形成习惯,也可能因为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所致。
性变态是指通过一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来获得性满足、满足性欲的一种偏离性心理障碍。即不通过异性性器官的交媾,而是通过一些其他物品或者行为来产生性兴奋的一种行为。主要包括恋物癖、同性恋、异装癖、恋童癖、窥阴癖等,分别通过异性的物品或身体结构、同性性伴侣、穿着异性服装、与儿童性交、窥视异性隐私部位等来获得性满足。
洁癖强迫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轻度得洁癖强迫症可以表现为过度关注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卫生状况,希望身边的物品一尘不染,不受控制地不停打扫和清洗,手一接触过东西后马上就要洗。而重度洁癖强迫症表现为一旦手接触东西后,必须洗手10-20次,甚至上百次,且不能被打断。重者会影响正常生活。
心理障碍是一个人神经精神方面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导致各种异常表现,心理异常活动达到一定的程度,表现为自身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显著降低。心理障碍不属于疾病的一种属于心理异常表现,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感觉和知觉障碍,指一个人精神活动各方面不协调,不能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方式方法生活。
异装癖是一种以穿异性服装获得性快感的性变态疾病,大多见于男性。患者可在少年时期就对异性服装感兴趣,有些患者在无人之处或者夜间装扮为女性对镜自赏并引发性兴奋,有些则在公共场合出现。此类患者对自己的性别满意,没有变为异性的想法,并且多见于已婚男性。此病多因特殊的家庭和文化背景所致,如在少儿发病,经过家长斥责可以有所缓解。
精神恍惚是指以神思不定、神志不清或精神不集中为特征的疾病。该病的发病原因为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引起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等。临床症状为注意力不集中、神思不定,甚至神志不清,乏力、懒言,嗜睡,面色晦暗,目光呆滞,甚至出现窃窃私语,舌暗淡,苔薄白,脉弦细。该病如果日久不愈,可能引起精神失常病症。
恐艾症,又称“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恐惧症”,以艾滋病为恐惧对象,是恐惧症和疑病症的一种特殊形式。恐艾症是指个体对于罹患艾滋病产生强烈的恐惧,患者可能有过危险性行为,并且对于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了解不足,导致恐惧、怀疑、抑郁、焦虑甚至惊恐等多种心理状态的出现。
恋尸癖多见于男性,是为一种以女性尸体为性对象从而获取性兴奋和性满足的性变态疾病,极其罕见。患者对于尸体不存在极其恐惧的心理,反而产生迷恋和崇拜等思想。此类患者多存在智力障碍或者意识不清,奸尸者多为怪异的独居男性,常常非法获得尸体。不仅违反了社会道德,也将接受法律的制裁。
自闭症是一种精神状态,运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广泛性受限的发育延迟或发育障碍。该病只见于儿童,患儿多在一岁左右发病。该病的患儿多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兴趣爱好单一,对于刻板性动作的机械性重复,以及难以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交流等等。目前该病的原因和机制尚不清晰,可能的诱发因素为先天性遗传及一些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失调。
神经性贪食症(BN),又称贪食症,是一种以反复贪食为特征的饮食失调,伴有防止体重减轻的补偿行为和对自身体重和形状的过度关注。主要形式反复出现不可控,冲动性暴增重,后续针对不当行为过度节食、运动补偿、呕吐、利尿通便药物滥用药物的食欲、加快新陈代谢、添加剂等)相比,这些行径的自身重量和形状的过度和不客观的评价。BN患者体重正常或轻微超重;30 - 80%的BN患者有病史,有时可能肥胖。
学习障碍的原因有很多种:首先是与神经学有关,比如曾患过轻微脑损伤和脑功能障碍,或者大脑发育迟缓,并且皮层功能不成熟,觉醒不足,左右脑发育不平衡等等原因都是与神经学有关的;其次是遗传因素,患者可能患有轻微脑损伤,或者心理环境假设;还有就是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发展缺陷的学习障碍也是比较多见的。
贪食是一种压制不住的超量进食行为。特点是在过量进食后,继之自我诱发呕吐的症状。多见于青年女性。该病的病因主要为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性神经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等。中枢系统病变如下丘脑垂体病变等也可导致该病的发生。该病常见于焦虑性神经症、抑郁症、精神分裂、下丘脑垂体病变等疾病。
儿童孤独症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疾病,最常见的男性儿童。儿童孤独症主要表现为言语发育障碍、人际关系失调。患者语言和沟通障碍是自闭症的主要症状。患者的语言障碍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通常滞后或内向两年和三年,之后再次回归或语言发育正常的语言在2 ~ 3岁前有表达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甚至最后出现失声现象。
青少年抑郁症是指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的一类精神障碍。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如父母关系不和、家庭暴力、受到忽略;社会因素如社会暴力、学习竞争压力等;应激生活事件如精神创伤、失恋等。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应以抗抑郁药物与心理治疗并重为原则,不能单纯靠药物。
恐怖是一种神经症,患者对特定的物体或情况有强烈的、不必要的恐惧,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的迹象,并主动采取回避措施来缓解这种不安。病人知道恐惧是不合理和不必要的,但它是无法控制的,以至于它会损害正常的活动。恐惧的对象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动物、广场、密室、攀登或社会活动等。
躁狂为神经精神障碍的一种表现。主要表现有妄作妄动。狂乱不安,手足躁扰。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同一病人往往有躁狂症和抑郁症交替发作。具有自然缓解和复发倾向。缓解期精神活动完全恢复正常。少数病人长时间不能治愈发展成慢性。病因尚未完全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