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属于抑郁障碍的一种,是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民间或社交媒体上通称的抑郁症实为单相抑郁症/单相抑郁障碍(unipolar depression/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患者主要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体重下降、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负性认知等,严重者可出现自杀、自残的想法或行为,部分抑郁患者还可合并焦虑。抑郁症的病因复杂,尚未完全明确,患者经治疗后可缓解症状,但多数患者可反复发作,预后及是否复发因人而异。
自闭症常起病于婴幼儿期,一般在3岁前缓慢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多数患儿还伴有精神发育迟滞。自闭症患儿的远期预后差,47%~77%预后不良,70%社会适应障碍。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主要特征是脑力和体力的虚弱感,可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但体格检查不能发现器质性损害。神经衰弱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但经及时适切的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主要指在没有发生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时,出现持续、强烈的担忧和恐惧感。
幻视又称为视幻觉,属于幻觉的一种。内容较为丰富多样、形象清晰、鲜明具体,但有时比较模糊。幻视中所出现的形象可以是个别的人物和整套的景物。形象有时比实物大,有时比实物小,根据幻象是否活动和内容是否改变,可分为稳定性幻觉和舞台样幻觉两类。稳定性幻觉形象不活动,舞台样幻觉事物像舞台和电影形象一样活动多变。较常见的是客观现实中可有的形象,有时也会见到凶恶恐怖的猛兽等。幻视多见于意识障碍时,但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如精神分裂症时也偶有发生。
心理咨询是一种治疗方式,通过面谈、书信、网络、电话等手段,对出现心理障碍患者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其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广义的心理咨询还包括心理治疗,心理检查。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所有心理上体验到不适存在痛苦体验的人群。
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是精神疾病或者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和精神分裂症较为相似。其好发于女性,与文化程度、年龄、经济状态等有关。若怀疑自己有神经征,建议及时到医院的精神心理科或者精神科就诊,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控制症状。
强迫症属于一种精神类的疾病,是难以治愈的疾病,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或者强迫行为等为主要表现,好发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在20岁,与多种因素有关。当怀疑自己患有强迫症,建议就诊于进精神科、心理科,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可缓解患者的症状。
性冷淡也称为性欲减退或性欲低下,是指成人持续或反复地存在性兴趣和性活动降低甚至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该病主要是由心理或生理因素引起的一种性功能障碍,患者性活动不易启动,对配偶或者异性缺乏性的要求,也缺乏性思考、性幻想,一般需通过心理干预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也是重性精神疾病之一,患者的表现各不相同,异常表现涉及情感、认知、思维、行为等多个方面,目前未有明确的病因。多于青壮年起病,病情呈慢性进展,目前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及病理生理特征。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如起病年龄、性别、服药依从性等。
躁郁症是双相情感障碍或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的旧称,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与抑郁障碍相对,是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患者可表现为抑郁发作、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或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遗传、社会心理、生理等多个因素可能参与其中。本病属于慢性心理疾病,临床治愈有一定难度,治疗的持续时间较长,治愈后容易复发,患者需面对长期与疾病共同生活的状态。
抑郁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的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一种心境障碍。临床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的心情,还会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临床症状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识活动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可以被治愈,但具有复发性。引起抑郁的原因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微笑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指的是抑郁患者在人前面带微笑,但此微笑并非发自内心,而是出于职业需要、人际往来、维护个人的自尊和面子等目的。本病尚未被收录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属于临床上新型的抑郁症,服务业人员及都市白领为高发群体,患者患病后较难被察觉,经及时治疗后可得到改善或治愈。
梦魇的俗称是“鬼压床”。睡眠过程中肌肉神经还未醒时,就出现神志清晰,而身体动弹不得的现象就叫做梦魇。梦魇属于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多发于青少年,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患者一般在睡梦中会有恐怖或焦虑的梦境体验,睡醒后可生动地回忆梦境。偶发的梦魇可不需要特殊的治疗,频繁发作的梦魇可给予心理治疗、睡眠支持治疗等,一般预后良好。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通常与现实刺激有关,有人并无客观原因而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这种异常焦虑属精神病的一种表现,称为“焦虑症”,它是指在没有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情况下,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
多动症在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指患者出现专注力散涣以及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行为上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容易出现学习障碍,影响人际交往。该病多发于儿童,多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共同造成,早期干预能预后良好。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称为双相障碍、躁郁症,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与抑郁障碍相对,是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患者可表现为抑郁发作、轻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三个发作阶段,躁狂与抑郁可交替发作,具体的症状较为多样。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研究显示多个因素可参与其中,由于其属于慢性和易复发的心理疾病,治疗的持续时间较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面对与疾病共同生活的状态。
癔症医学上称为分离障碍,旧称为歇斯底里症,是指患者出现丧失心理、生理功能的整合能力,出现情感、意识、行为、记忆等多方面的整合失调,表现为分离状态的现象,本病与遗传、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及早治疗能控制病情,但容易复发,需要长期的心理治疗与用药来对症支持治疗。
深海恐惧症(thalassophobia)是指患者对于深海,如海洋、湖泊、池水等,有持续且剧烈的恐惧感,在接受到各类感官刺激后可出现呼吸急促、大声尖叫、手足湿冷、产生持续且过度的焦虑感等表现。本病需与恐水症(aquaphobia)进行区别,前者引起恐惧的对象除深海、海洋等水体外,还可包括任意空旷的深处水域、海浪、深海生物、远离陆地等,而后者则主要指对水本身的恐惧。
厌食症也称神经性厌食症,是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的一种进食障碍。其主要特征位强烈害怕体重增加、发胖,对体重和体型极度关注,盲目追求苗条的躯体形象障碍,自我造成的拒食、消瘦、营养不良,女性可有闭经,甚至死亡。
产后抑郁症又称产后抑郁障碍,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障碍。其表现与其他抑郁障碍基本相同,包括情绪低落、快感缺乏、悲伤哭泣、担心多虑、胆小害怕、烦躁不安、易激惹发火等,严重时可能会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性瘾是指性爱成瘾症,又称性冲动控制障碍症、强迫性性行为,以强迫性、被迫性、连续性或周期性的性行为冲动为主要表现,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出现焦躁不安、万分痛苦。本病是性心理障碍的一种特殊表现,属于精神心理疾病,且男性患者的数量远大于女性患者。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指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主观感觉复杂多样的心血管症状,包括心悸、心前区疼痛、气短等,且通常合并明显的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或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但临床无任何与其具有因果关系的对心脏及其周围血管造成实质性损害的心脏病或对心脏有影响的其他躯体疾病的证据。
人格分裂一般指的是多重人格,又称多重人格障碍,属于一种少见的精神病,以女性较为常见。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格存在,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精神衰退以及精神残疾。建议怀疑有多重人格的患者,及时就诊于精神科、心理科,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梦游也叫做夜游、梦行、睡眠行走,常发生在儿童时期,发作频率不定,可表现为睡眠期间突然起床四处走动,不易被唤醒,发作后可继续睡眠。其具体病因并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多因素有关。多数梦游患者在青春期后有自行消失的可能,不过睡眠剥夺或压力较大时可能会再次复发。
狂躁症在医学上称为躁狂症,是躁狂发作的旧称,现已被列入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躁狂发作时有精力充沛、语速增快、睡眠需求减少、行为鲁莽、联想丰富等表现。躁狂的发作和多种因素有关,即使达到临床治愈后仍可多次复发,容易影响患者的工作、社交生活,患者需坚持长期治疗及适应与其共同生活的状态。
洁癖属于强迫症的一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男性、女性均可以发病。一般是不能自愈的,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带来较大的困扰。建议患者出现洁癖,及时在前往精神科或者心理科等就诊,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嗜睡症是指由于调节睡眠-觉醒节律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出现的一种以白天睡眠过多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睡眠障碍。这种睡眠过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者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的一部分。嗜睡症分为原发性睡眠过多和发作性睡病。
妄想症临床上称为妄想性障碍,又称偏执性障碍是指出现妄想症状≥3个月,形成一套互相关联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感知觉障碍,无出现人格、情绪或行为异常,多数患者治疗后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否认自身状况,致使终生罹患该病。
恋童癖又称恋童障碍(Pedophilic disorder),是一种精神疾病,也是性欲倒错的一种,患者对青春期前的儿童抱有强烈的性欲及性幻想,通过与儿童发生性接触可刺激其发生性唤起。患者主要为男性,临床就诊患者多为中年男性,多伴有勃起功能障碍,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