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四个:第一,皮疹。第二,腹痛。第三,关节痛。第四,尿液的问题。皮疹主要是包括全身性的皮疹,主要在双侧下肢对称性的、粟粒样的皮疹,有些红色,有些是偏紫色;按下去是有粗糙感,手会感觉到皮疹的存在,同时,摸下去皮疹是不会消退的。它是出血性的皮疹,这个皮疹可以消退也可以复发,会因为各种原因包括感染的因素,或是饮食、运动会引起反复的发作。第二,就是腹痛。腹痛可以出现肚子痛,或出现腹部的出血、糜烂、溃疡。第三,关节痛,关节的红、肿、热、痛。第四,出现肾部的相关问题。出现血尿、蛋白尿、浓茶样的,或者是相关肾脏的问题。这就是常见的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症状,包括皮疹、腹痛、关节痛、肾脏问题。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烧、咽部疼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升高,多数会出现游走性的关节肿痛,即关节肿痛有可能不会固定在一个部位,很多时候会游走,比如一个地方痛几天,另外一个地方又继续肿痛几天。而且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大关节为主,比如膝、踝、肘、腕、肩等关节。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不仅仅会引起关节的改变,还有可能会影响到皮肤、心脏,甚至会引起神经系统的改变,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舞蹈症的症状。但现在风湿性关节炎已经非常少见,如果出现有发热、咽痛、关节痛,尤其是游走性的关节肿痛,出现有皮疹、心脏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就诊,完善相关的检查,去排查是否有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热是一种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疾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风湿热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只能对症应用青霉素药物治疗链球菌感染,过敏时改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按疗程应用彻底治愈链球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瓣膜损害严重时可给予手术治疗进行瓣膜成形术或置换术,建议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的环境、情绪避免波动。
对光过敏发生在少数具有光敏体质的患者,在日光照射以后,出现紫外线过敏的反应,比如有的患者可以出现日晒后的日光性荨麻疹,这是速发型的。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多形性日光疹,这属于迟发型。日光性荨麻疹的患者是在晒过日光以后,出现全身,尤其是曝光部位的红斑和风团。而多形性日光疹一般是日晒以后,在暴晒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瘙痒,这样的多形性皮损。另外某些患者可能会跟吃某些光敏食物相关,比如泥螺或是某些药物也会引起光敏反应。
双侧骶髂关节炎会导致骶髂关节周围疼痛,劳累过度,长期久坐有可能还会引起病情加重,如果非常严重,还会出现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这个可以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消炎止痛的药物缓解症状,平常还可以多用热毛巾热敷按摩,注意局部的保暖,还可以做一下中频电疗治疗。
类风湿因子主要存在于血清和关节液中。它是一种自身的抗体,不单单可以出现在类风湿,还可以出现在其他地方,比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硬皮病等,还可以出现在慢性活动性的肝炎。所以单独的一个类风湿因子阳性并不一定是类风湿,要结合其他情况判断。风湿因子增高会导致患者出现倦怠无力、胃口差、体重减轻、手指麻木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也会出现关节僵硬并且活动受限,有疼痛不适的感觉。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又称为痛风石性的关节炎,皮下可以出现可见的痛风石,这是慢性期的标志。慢性痛风石关节炎是长期血尿酸显著升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而导致的严重的结果。皮下痛风石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耳廓,反复发作关节的周围以及鹰嘴、跟腱、髌骨、滑囊等地方,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破溃后会排出白色的粉状或糊状物,不易愈合。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使关节腔内沉积大量尿酸结晶,导致痛风石的形成,表现为持续关节肿大、压痛、畸形、功能障碍,可以造成关节骨质的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的纤维化,继发退行性改变。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除了累及关节之外,也可以并发各种心脑血管,肾脏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等等。如有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5μmol/L,女性心血管病死率和缺血性心脏病的病死率就会增加26%和30%,男性则会增加9%和17%。
类风湿病出现时,患者可能会有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肿胀压痛、关节畸形、乏力疲惫、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这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可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导致关节畸形及关节功能丧失。在临床上,目前尚无根治类风湿病的药物,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很关键。西医治疗主要是以非甾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及激素为主,中医中药治疗以减轻症状,有效减缓疾病进程的药物为主,可联合针灸进行治疗。若是严重的,还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包括矫形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等,改善关节功能。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的原因不清,现在已有的研究提示,它是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再加上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化学和接触的饮食、污染、紫外线照射。还有感染因素,特别是各种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可能都有关系,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因果关系。如果是遗传相关的因素,家族会有聚集现象,比如家族中会有几个人得狼疮,像母女、姐妹之间同时发狼疮。如果是同卵双胞胎,狼疮的发病率会增加,证明跟遗传有关系。狼疮也常见于育龄期的女性,年轻女孩子发病的时间正好是青春期时,所以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要高。男性也有狼疮,也有研究显示,狼疮的男性患者雌激素水平跟正常男性的同龄人群相比是增加的,所以雌激素跟狼疮发病有关系。其他的是环境因素。如果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易感基因,再加上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但有上述两个因素的人群也未必都发病,显然外面的感染因素也参与了发病。所以狼疮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结果。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肌无力,肌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首先以四肢乏力开始出现症状。但是发病前很多时候都有感染或低热的表现,其主要表现为亚急性的甚至慢性进展的对称性近端肌无力。在数周和数月之内逐渐出现肩胛部位和骨盆部位尾及四肢近端无力蹲下来的时候,站立的时候和举双手的时候困难,经常伴有肌肉关节疼痛,颈肌无力,患者可出现抬头困难,咽喉部肌无力的话,可出现吞咽困难和勾引障碍。
骨关节炎也会出现晨僵的症状。骨关节炎的晨僵特点,一般是局限性的晨僵,持续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半个小时,活动后会消失,总体上患者的晨僵的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轻。与类风湿关节炎对比,骨关节炎引起的晨僵一定要加以鉴别:1.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是由于骨量的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是由于免疫炎症所导致的,两者虽然都会导致炎症,但是它们的肇事因素或者是基本的病理基础是不一样的。2.骨关节炎的晨僵时间不会超过半小时;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的晨僵时间,一般会超过一个小时。3.它们侵犯的关节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说类风湿关节炎它的晨僵往往是腕关节、掌指关节以及双手的指尖关节,而且往往是对称性的;但是手指的骨关节炎的患者,如果出现晨僵,偶尔也会出现在指间关节,但是很少会出现在腕关节。
风湿关节疼的症状是在关节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的现象,有的还会伴有发热,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关节变形,影响活动。风湿关节痛一般在阴天或者是天气寒冷的时候比较严重,大多数在刚开始活动的时候疼痛比较明显。风湿关节痛一般是免疫系统疾病,治疗比较困难,可以用解热止痛药减轻临床症状,有的需要免疫抑制剂。
肾脏的病变表现,主要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增多,严重的可伴有高血压和肾病综合征,病变进行性发展,可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最终演变成肾功能衰竭,并成为患者的重要死因之一。肉芽肿性血管炎,以往也被称为韦格内肉芽肿,累及小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偶尔累及大动脉,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肉芽肿性血管炎的其他表现还有鼻炎、副鼻窦炎、胸闷、气短、咳嗽、咯血等肺部病变表现,出现皮肤紫癜、红斑、丘疹、皮下结节、坏死性溃疡等皮肤受累症状,或有关节、肌肉疼痛等骨关节受累症状。
成人斯蒂尔病的症状有很多,具体如下:第一、最常见的是会出现发热,有80%的患者呈典型的弛张热;第二、有85%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一过性的皮疹,并且这种皮疹的特点是热出疹出、热退疹消;第三、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肌肌肉疼痛之类的临床表现;第四、有些患者在病情的早期,有可能会出现咽喉疼痛不适;第五、有些患者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腹痛之类的临床表现。以上就是成人斯蒂尔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抗核抗体阳性不会引起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分为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两种。甲减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影响5%~20%的女性和3%~8%的男性。随着现代工作生活的压力的增加,还有精神情绪问题的越来越普遍化,现在的城市化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的年轻青壮年都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在年轻甲减的患者当中,常见的13种非特异性的症状,像甲状腺肿、吞咽困难、颈前区的疼痛、喘息、气短、心悸、便秘、脱发、皮肤干燥或敏感、躁动、情绪不稳、疲倦以及眩晕等等,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耽误了甲减的治疗。
花粉过敏的症状多种多样,皮肤上可以表现为红斑、丘疹、斑丘疹、水疱等,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花粉过敏可以引起呼吸道的症状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花粉过敏首先要避免接触花粉。如果反复发作可以检查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以使用抗过敏的药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扑尔敏等。病情严重的需要到医院皮肤科积极治疗,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对症用药。
痛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急性发作期的痛风病症状:发作时间通常是下半夜。该阶段的痛风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使用显微镜观察,会发现患处组织内有尿酸盐沉淀,就是尿酸盐沉淀引起的剧烈疼痛。发病期的血尿酸由于已经生成沉淀,所以尿酸值比平时最高值低。2、间歇期的痛风病症状:该阶段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血尿酸浓度偏高。所谓的间歇期是指痛风两次发病的间隔期,一般为几个月至一年。如果没有采用降尿酸的方法,发作会频繁,痛感加重,病程延长。3、慢性期的痛风病症状:该阶段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存在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炎及并发症。此时痛风频繁发作,身体部位开始出现痛风石,随着时间的延长痛风石逐步变大,会造成残疾。
结缔组织病在早期有可能会出现发热、关节肿痛、皮疹、口腔溃疡、口干、眼干等临床表现,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口腔牙齿脱落、腮腺肿大之类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在晚期出现重要的内脏器官的受累,最常见的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肾脏的受累,而表现为尿蛋白的阳性。结缔组织病的患者一般会出现抗核抗体的阳性,但结缔组织病它是大的概念。如果要进一步细分,还要查抗ena谱。
<p>自身免疫性疾病指的是身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出现的以自身组织损害为表现的疾病。这种疾病的症状主要和具体发病部位或组织系统有关,比如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其症状具体如下:</p><p></p><p>1、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这种疾病主要以组织器官出现病理损害、功能障碍为主,比如重症肌无力、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的表现症状以各器官不同的损害而有所表现。</p><p>2、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指的是因抗原抗体复合物广泛沉积导致的全身多器官损害,患者的表现症状以血管壁、间质出现纤维素样坏死性炎症、多器官胶原纤维增生为主要特征。</p><p>3、系统性红斑狼疮:这种疾病多见于女性患者,以囊括结缔组织病为主要特征,会出现发热、脱发、关节痛、口腔溃疡、面部红斑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累计于肾脏、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部位。</p><p>4、类风湿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属于全身性疾病,其主要病变特征为关节部位出现异常,比如关节损害、功能障碍、关节畸形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动脉炎、心包炎、肝脾肿大、神经病变等症状。</p><p>5、系统性血管炎:其主要病变特征为出现血管壁慢性炎症、血管壁受损等,此病多见于男性患者,在发病初期会感觉到局部发热、乏力、体重减轻,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受侵器官的症状。</p><p>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以上外,还有硬皮病、天疱疮、皮肌炎、甲状腺自身免疫病等多种不同表现疾病。每种疾病的表现症状都各有不同,所以此类患者在选择治疗时,一定要先前往医院检查出具体原因后再对症治疗,这样才能有效治愈病情,而不是盲目用药。否则这不仅不能缓解病情,还会导致病情加重。</p>
风湿性骨病多见于关节疼痛、肌肉游走性酸痛、运动障碍、起、行不便等典型症状。针对风湿性骨病患者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常见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抗风湿药物等,正确的遵医嘱服用相应药物,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