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常说静脉血栓形成,或静脉血栓栓塞症,很少用静脉栓塞这个词。因为静脉血流方向与动脉相反,是从细小血管到粗大血管,所以静脉血栓形成后并不容易栓塞近心端的其它静脉,血栓脱落后往往是造成肺动脉的栓塞。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其症状与部位和程度相关。如果只是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可能没有症状,或只有小腿的轻微酸痛不适;如果是累及腘静脉、股静脉,常会出现小腿肿胀;如果累及到髂静脉,就可出现整条下肢的肿胀,或伴有疼痛;如果出现肺栓塞,就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猝死。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基础治疗是规范抗凝,积极的治疗是微创介入,在滤器保护下取栓、溶栓,以便快速清除血栓,恢复正常血流,防止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
足跟瘀斑一般无需吃药。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外伤导致的毛细血管破裂和出血,此外,有些患者由于身体状况导致毛细血管薄弱,轻微肿块后容易出现皮肤瘀斑。对于外伤引起的皮肤瘀斑,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斑。需注意,有些患者对过敏原过敏,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患者更容易出现皮下瘀斑,应进行抗敏治疗。
脑血管畸形可以采用介入技术和显微切除技术,两种方式联合起来的复合手术,对脑血管畸形的复合手术通常是在复合手术室完成的。复合手术室里面有DSA也有显微镜,最近做了一例青壮年的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的病人。首先在DSA上面进行血管造影,和血管畸形团部分栓塞,紧接着开颅暴露出血管畸形团,进行切除。栓塞后的畸形团在手术切除的时候出血非常少,为切除创造很好的条件,通过这两种技术,介入和显微切除,一次性完整地消灭异常畸形团,达到根治的目的。
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和出血的量方法不同,总体上来讲可以分为小的毛细血管出血,大的动脉的出血,以及内脏脏器的出血。小的毛细血管的出血,其实用局部压迫的方法去止血就可以;大血管比如体表能触及的大血管,通常止血也是可以用压迫的方式去止血。如果压迫不起效果,还需要结合保守治疗的方式,比如给些止血的药物,云南白药之类的药物或者是打针,吃的止血的药物去止血。如果保守治疗的方法都不起效,需要积极通过手术的方式止血。手术或者外科开刀切开,局部的血管把它缝起来或者通过介入的方式,从血管内部走到出血的位置,去把它从里面封堵住,这也是止血的有效方法。现在越来越多患者和医生选择微创的介入治疗办法去止血。另外最后一种动脉出血,是内脏的动脉出血。比如车祸外伤以后,肾出血或者脾破裂出血;这种出血通常传统外科开刀手术,是需要把脏体切掉。但是现在有了介入的微创治疗技术以后,可以通过局部的破裂血管栓塞的方式,去达到止血目的。
从中医的角度,脑供血不足主要是由于气血虚弱或体内瘀血引起,可以通过服用补气养血和活血化瘀的中药来改善:1、补气养血类:如黄芪、当归、牛膝、赤芍等,能够补足气血,有效改善脑供血不足以及身体乏力、月经量少等情况。2、活血化瘀类:主要有三七、红花、丹参、鸡血藤、水蛭、地龙等,这类中药能够改善血循环,对于调理血瘀型的脑供血不足,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脑供血不足的患者,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确定用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
脑血栓应该有部分是能够治愈的。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治疗时间是否及时,脑血栓治疗的黄金时间是发病后3-4.5个小时。目前被证实最有效的急性脑梗塞治疗方法,是超急性期的血管再通治疗,包括3-4.5小时之内做静脉溶栓,以及24小时之内的介入机械取栓,这两种方案都是越早越好。3-4.5小时之内进行静脉溶栓,是最好的一个治疗手段。如果错过溶栓时间,在24小时之内还可以采取机械取栓的方式。脑血栓像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地震,强调的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时间就是大脑。如果脑血栓发生之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即使严重的患者也能够挽救生命,甚至恢复正常的生活自理。
左腿下肢静脉血栓可以采取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1、急性期血栓脱落的风险相对较大,这种情况应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使用抗凝药物或者低分子肝素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消除血栓。情况比较严重的,应采取微导管溶栓或导管吸栓的方式解决。2、慢性期的静脉血栓脱落的风险相对较低,可以穿静脉曲张袜控制和缓解病情。3、如果左髂静脉受到右髂动脉的压迫,形成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必要时可以实施左髂静脉支架置入手术。
脉管炎的药物,一般分为中药和西药。中药负责调理,西药是对症。中医调理一般是选用活血类的药物,比如丹参类的或者是血栓通类的药物。这些活血的药物,对症来讲西医主要是几种,第一种是抗血小板聚集类的药物,代表就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主要就是预防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脉管炎的症状,进一步引起缺血。另外还有扩张外周血管的药物,比如盐酸沙格雷酯以及贝前列素钠或者是针剂类的,前列地尔这些药物都是有效的,可以扩张外周的小血管,促进外周的血液循环,改善外周和末梢的血运和营养的药物,也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有效地治疗脉管炎。还有一类药物,就是他汀类的药物,他汀类的药物抑制脂质沉积,同样可以预防脉管炎的加重,对于炎症爆发期的脉管炎患者,可以给予一定的激素,因为激素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的发生,炎症减少血栓也减少,相应的症状也会减少。
输液后的静脉炎,通常是通过一些保守治疗的方式,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输液后的静脉炎也是输液导致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般形成的原因,是由于输入的液体里面对血管内膜有刺激性,这种刺激就会引起血管内膜的反应,进而形成炎症亦或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堵塞,引起患者疼痛以及肿胀的症状。治疗上一般是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就可以。物理治疗大多数选用的方法就是,用稍微热一点的毛巾进行湿敷,也可以用硫酸镁这类的消肿类的药物进行外敷、擦拭,可以有效地缓解静脉炎引起的皮肤肿胀和疼痛的症状,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果这些外用的方式没办法解决,也可以用内服药物方式,比如口服一些活血化瘀类的起中成药物,或者是有消肿作用的中成药物,也可以有效地治疗静脉炎症。由于输液导致的静脉炎,还是要预防为主,如果预判药物本身对血管内膜刺激比较强烈,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比如在给患者输入化疗药物的时候,可以选用深静脉通道,通过颈静脉或者是锁骨下静脉的穿刺,完成药物的输注。
这个病的名称为马凡氏综合症,属于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表现在心脏上,可以有先天性心脏病一般为瓣膜关闭不全或者是导管未闭等,另外患者双上肢也是增长的,有特殊的体型,不是吃药能够解决的,主要是针对哪一系统出现了疾病给予治疗,平时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劳累。
一般要根据颈动脉斑块的狭窄情况,判断颈动脉斑块需不需要手术。狭窄度60%以上,同时还伴发并发症才需要手术。狭窄度60%以下的不需要手术。对于需不需要手术的问题,建议到专门的血管外科医生处咨询。现在的手术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开刀把斑块进行剥脱。第二类、通过支架微创,将狭窄的血管撑开。目前指南里优选开刀和剥脱,已经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式的手术方式。但对于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耐受开刀手术,对于这类患者可选用支架方式解决问题,详细情况到各医院的血管外科进行咨询。
动脉炎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避免器官和组织所造成的损伤,长期服用药物也能预防并发症的复发。手术治疗可以解决或者改善狭窄远端缺血症状,同时防止并发症。动脉炎不能够治愈,但是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延缓病程进展。同时平时患者要低盐、低脂肪、低糖、低热量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能够辅助控制动脉炎的病情。
系统性血管炎发作期,要快速的控制血管壁的炎症,比如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生物制剂等方式进行治疗。急性发作被控制后,维持缓解也是很非常重要的,比如用小剂量的免疫抑制剂维持疗效。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累及到了大血管,也可以通过介入支架进行治疗,能使血管恢复血液的供应。
下肢静脉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静脉有炎症,称为静脉炎。下肢静脉炎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费用也不是很贵。但是,患者必须注意的是指针体没有调整好,不应该做手术。患者还可以用消炎、镇痛和溶栓药物来治疗,如果效果不好,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只要治疗后恢复满意,就可以走路了。
浅静脉炎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抬起患肢,局部热敷,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用麦之灵减轻水肿,局部用磺酸粘多糖。病情严重可以卧床休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除化脓性静脉炎外,一般不使用抗生素;2:手术治疗:少数患者,如果上述治疗无效,病变静脉继续向近端扩散,有侵犯深静脉倾向者,应及时手术治疗,对患静脉高位结扎或切除,再切除或剥离。
食管静脉瘤是一种孤立性的静脉瘤,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静脉瘤是食管壁一种静脉血管局部增大增粗所导致的,它的增长速度比较慢,也很少造成大出血这些严重的并发症,可能病人也不会引起吞咽困难的不适感,也可能不影响病人的进食,病人不会出现消瘦等恶性肿瘤的表现。食管静脉瘤是一种孤立性的静脉瘤,是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如果确实觉得比较严重,可能在内镜下进行套扎术就可以了,也可以进行内镜下的注射治疗,就是不需要太过担心。但是平时的饮食上还是注意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而且饮食也要注意不要经常吃特别硬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引起在静脉瘤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