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症可表现为原发病的各种症状,并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出现腹泻、腹胀、腹痛、腹部不适,少数伴发热、恶心、呕吐,并产生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症状。腹泻为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症状,大多发生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少数见于停用后。
典型症状
1、轻度
为潜伏型,菌群失调较轻,只能从细菌定量上发现变化,临床上常无不适或有轻微排便异常。为可逆性改变,即去除病因后,不经治疗也可恢复。
2、中度
临床主要症状为慢性腹泻,类似慢性肠炎、慢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一般不能自然恢复,即使消除诱因,仍保持原来的菌群失调状态,需治疗后才能纠正。
3、重度
肠道的原籍菌大部分被抑制,而少数菌种过度繁殖,占绝对优势,例如假膜性肠炎。重度肠道菌群失调的患者必须及时积极治疗。
并发症
1、患者会因持续腹泻,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衡、低白蛋白血症等。
2、若体内水分丢失过多,患者将出现休克症状。
3、当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得不到纠正时,致病菌过量繁殖,内毒素产生增多,将引发内源性感染及内毒素血症等。
肠道菌群失调主要是由于生活长期不规律,不注意饮食卫生或者是滥用抗生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肠道整群失调是不会传染的。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科学合理的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