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通常根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依赖于病原学检查。多发于夏秋季,患者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左下腹有明显压痛。并结合血常规、粪便常规、细菌培养、特异性核酸检测、免疫学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X线检查等辅助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的鉴别
(1)急性阿米巴痢疾
主要因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引起。多不发热,腹痛轻,无里急后重,腹泻每天数次,可有右下腹压痛;粪便呈暗红色果酱样,有浓重的腥臭味。根据粪便检查、结肠镜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2)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患者可出现痢疾样症状,鉴别有赖于粪便培养结果。
(3)空肠弯曲菌肠炎
部分患者可能因家禽、家畜而致病。
鉴别诊断依赖粪便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4)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
因进食被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大肠埃希菌等病原菌或它们产生的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有进食同一食物集体发病病史。确诊有赖于从可疑食物及患者呕吐物、粪便中检出同一细菌或毒素。
(5)其他
急性菌痢还需与急性肠套叠、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相鉴别。
2、中毒性菌痢的鉴别
(1)休克型的鉴别
其他细菌亦可引起感染性休克,故需与本型鉴别。血及粪便培养检出不同致病菌有助于鉴别。
(2)脑型的鉴别
①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也多发于夏、秋季,且有高热、惊厥、昏迷等症状。乙脑起病后进展相对较缓,循环衰竭少见,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明显。根据乙脑病毒特异性IgM阳性,可资鉴别。
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也有急起高热,内毒素所致的微循环障碍表现,可合并惊厥。但流脑多发于冬末春初,多可见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且常有头痛、颈强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
根据毒血症及肠道症状轻重,可将本病分为普通型(典型)、轻型(非典型)、重型和中毒性菌痢。
急性胆囊炎的恢复时间通常在1-2周,非复杂性急性胆囊炎经及时规范治疗,1周左右症状可明显缓解;而病情复杂或出现并发症者,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2周甚至更久。一、非复杂性急性胆囊炎: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恢复时间的关键因素。单纯性急性胆囊炎,炎症局限、未出现穿孔、坏疽等并发症,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使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多数患者可较快控制炎症
胆碱能性荨麻疹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多认为其发病与体内阴阳失衡、腠理不固、热邪内蕴或气血失调相关,临床常见以下证型及治法:1.风热犯表证:辨证要点是遇热、运动、情绪激动后皮肤出现风团,色红,伴瘙痒、灼热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需疏风清热,解表止痒。常用方药有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蝉蜕、知母、石膏、牛蒡子等)。2.卫表不固证:辨证要点是风团反复发作,稍动即汗出,平素易感冒,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需要益气固表,调和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