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目前尚缺乏统一诊断标准。医生一般根据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或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出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不适,结合相关检查特别是有胸膜炎、心包炎、肺炎可靠证据,则能够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心肌梗死后反应性心包炎
多发生在前壁心肌梗死,透壁性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患者,多于心肌梗死后24~72小时出现。临床表现为非缺血性胸痛,心包摩擦音多在胸痛后36小时出现,局限和持续时间短暂,平均约2天。少量心包积液者,一般不出现心脏压塞。不伴胸膜炎、肺炎。心电图无典型心包炎ST-T改变。
2、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者均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乏力等表现,但充血性心力衰竭通常病情较重。BNP或NT-pro-BNP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有助于鉴别。
3、肺栓塞
二者均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但肺栓塞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咯血并且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发绀、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肝大、下肢水肿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动脉血管造影CT(肺动脉CTA)以及凝血功能检查可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4、肺炎
本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肺炎的症状。但肺炎有相应肺部感染的表现,如咳脓性痰伴寒战、高热等,抗生素治疗有效。一般可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帮助鉴别。
5、急性心肌梗死
二者均可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发热等不适。但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患者还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某些胃肠道不适、低血压和休克等情况。心脏听诊、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等可有助于鉴别。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手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拖延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手部麻木与疼痛、手部肌肉萎缩、神经受损、影响睡眠质量等。1、手部麻木与疼痛:腕管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手部麻木和疼痛,特别是拇指、食指和中指。随着病情的加重,这种麻木和疼痛感可能会越来越强烈,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2、手部肌肉萎缩:长期拖延治疗,腕管综合征可能导致手部肌肉萎缩,手指活动能力下降,甚至出现手指无力、抓握困难等症状。3、神经受损: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压迫而引起的
心肌酶高可能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脏疾病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从而释放出过多的心肌酶。针对心肌酶高的治疗,一般可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处理。一、一般治疗心肌酶高的一般治疗主要包括休息与观察。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密切关注身体症状,如有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心脏健康
丙酮酸激酶属于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也叫做磷酸丙酮酸激酶、丙酮酸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