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患者常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周,出现低热、乏力、胸痛、出汗等不适,查体可发现心包摩擦音、胸膜摩擦音,提示出现心包炎、胸膜炎或心包及胸膜腔积液。或以心包炎、胸膜炎、肺炎三联征为主要表现。
典型症状
1、心包炎
多发生于梗死后2-12周,常有胸痛和发热。多数患者可能有中等量的心包积液,偶可引起心包填塞,出现呼吸困难、颈部的静脉怒张、检测血压明显下降等,此时则立即就诊进行心包穿剌放液。
2、胸膜炎
患者也常有胸痛和发热,还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3、肺炎
患者可有明显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氧饱和度减低、发热等症状。轻者可能无相关症状,重者还可出现呼吸窘迫等。抗生素治疗效果甚微。
并发症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的并发症可能有心脏压塞、缩窄性心包炎等,但均少见。
肌酸激酶(CK)水平本身并不能直接诊断心肌炎,其数值升高仅提示心肌或骨骼肌损伤可能,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心肌炎诊断需依赖病史、症状、体征及多项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心肌炎患者常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伴随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实验室检查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I/T、CK-MB的升高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单纯CK升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剧烈运动、骨骼肌损伤、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丙酮酸激酶属于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也叫做磷酸丙酮酸激酶、丙酮酸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