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胞白血病
毛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

HCL通常为惰性病程,有些患者可存活10年不需要治疗。而大多数患者随着疾病进展,因贫血、出血、脾大或反复感染最终导致并发症。治疗指征如下:患者血细胞显著减少;脏器肿大和淋巴结肿大引起相应症状;反复感染;出现发热、盗汗、疲乏等症状和体征时;或连续血细胞计数绝对中性粒细胞<1x107L,血红蛋白<110g/L,或血小板数<100x109/L时。

药物治疗

1、干扰素

干扰素可有效治疗HCL,主要药物有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通常采取皮下注射,治疗有效时,可使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恢复正常。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厌食、疲劳、恶心、呕吐、腹泻、皮肤干燥、周围神经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抑郁或记忆力损害。除了骨髓抑制,最常见的实验室异常是肝转氨酶升高。目前嘌呤类似物已经完全代替了干扰素。

2、嘌呤类似物

常用药物有2,-脱氧柯福霉素,可阻止DNA修复,导致异常细胞凋亡,显著提高HCL患者完全缓解率和无复发存活率。嘌呤类似物一般静脉滴注给药。嘌呤类似物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和感染。治疗有效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复发问题。

手术治疗

脾切除术在近20年之前一直是首选治疗。脾切除后,40%-70%的患者三系血细胞计数可全部恢复正常。5年总体生存率约70%。脾切除术可对极少数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作用,例如罕见的脾破裂患者,致命的血小板减少或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患者,实施急诊脾切除术可使血小板数迅速增高。然而,除了这些极特殊情况,自从嘌呤类似物引入治疗后脾切除术已很少使用了。

化疗

使用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扩增。临床主要应用的化疗药物有克拉屈滨和喷司他丁,均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

疾病相关 更多»
嗜酸细胞176算高吗

嗜酸细胞17.6%一般算是较高的数值。在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范围为0.5%-5%之间,显然17.6%远超过这一正常范围上限。这一数值偏高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如湿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或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等原发性疾病。这些疾病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此外,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能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值偏高。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能吃芋头吗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芋头,但须严格把控食用量,因芋头含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易致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不利。芋头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根茎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芋头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减缓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进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同时,芋头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整体健康。不过,糖尿病患者在享用芋头时,必须注意控制食用量。芋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2型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2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糖尿病2型的病因颇为复杂,既涉及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使得某些个体对糖尿病具有更高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如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严重不足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2型发病的两大核心机制。在疾病早期,糖尿病2型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恐艾症和艾滋病的区别

恐艾症和艾滋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二者的区别分别有病理机制、症状、检测指标等,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自身可能出现的情况。1、病理机制:恐艾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个体对艾滋病的认知偏差,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可能会将正常现象误解为艾滋病的症状,从而产生过度担忧和恐慌的情绪。艾滋病则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CD4+T细胞,导致免疫调节障碍和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

刘赟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