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情绪低落、头痛、胸闷)及相关的检查(如药物的血浆浓度测定、CT检查、MRI检查等),一般不难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继发性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
诊断依据
1、60岁以后缓慢起病,可有一定的诱发因素。
2、除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外,还具有精神运动性激越和迟滞的表现,以及繁多的躯体化症状和疑病等妄想症状,并具有生物性症状的特点。
3、除外脑器质性疾病及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综合征。
鉴别诊断
1、与继发性抑郁症鉴别老年期容易患脑器质性疾病和躯体疾病。也经常服用有关药物,这些情况都容易引起继发性抑郁综合征。如癌症(特别是胰腺癌)、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肝炎)、内分泌性疾病、贫血、维生素B或叶酸缺乏、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容易引起继发性抑郁的药物有甲基多巴、利舍平、皮质激素等。继发于躯体疾病的抑郁综合征可依据下列要点诊断:
(1)有躯体疾病的证据。
(2)抑郁症状在躯体疾病之后发生,并随躯体疾病的病情变化而波动。
(3)临床表现为躯体、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抑郁症候群。
2、与焦虑症的鉴别由于抑郁症常常伴有焦虑,所以描述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的分界线是困难的。如果抑郁状态与焦虑状态并存时,一般的规律为抑郁症的诊断优先于焦虑症;如果抑郁心境伴焦虑症状,并有生物性症状,首先诊断抑郁症。焦虑状态具有如下3方面的表现:
(1)情绪障碍表现为大祸临头的恐惧、激动、注意力缺乏。
(2)躯体障碍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震颤、出汗、眩晕和胃肠道功能紊乱。
(3)社会行为障碍表现为寻求安全的人物或地点,反应厌恶离开安全的人物或地点。
你好。建议可以就医指导进行针对性的针灸按摩疏通,同时也可以就医指导进行心理疗法修复调理。考虑跟自身心态不好有关系,属于情绪不稳定、神经失常的问题,建议首先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需要注意休息好,注意好饮食合理性, 也要注意充分的休息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