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
跟痛症的病因

跟痛症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跟部足底跖腱膜、跟垫、神经、跟骨、跟腱等多种结构病变有关。多数患者是由于跟骨结节的附着处受到长期、持久、过大的牵拉而发生的慢性损伤所致,也可由跟骨关节疾病、外伤、运动、长期站立行走等所致。

基本病因

1、足底跖腱膜损伤

(1)急性损伤是指跖腱膜断裂和拉伤,导致出血水肿,引起炎症因子释放,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引起足跟疼痛。

(2)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跖腱膜炎。足底跖腱膜炎是成人慢性跟下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以跟骨结节内下侧疼痛和局限性压痛为最常见特征。慢性炎症病变引起的跖腱膜足跟痛,可能与长期的慢性炎症因子刺激游离神经末梢有关,而退变引起的跟痛可能与足底跖腱膜生物力学改变有关。

2、跟垫病变

跟垫是一种特殊且复杂的脂肪组织,其内部存在许多纤维组织将脂肪垫分割为微小间隔,纤维膜将脂肪球隔离开,形成蜂窝状结构,这种纤维结构能把脂肪组织固定在单个空间内,当受到压缩负荷时发生形变,产生吸收震荡从而保护跟部的肌肉、血管、神经以及敏感的骨膜。跟垫损伤后跟垫自身结构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发生力学改变,导致应力集中,最终可能引起跟痛。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震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

3、神经性跟痛

后跟部神经走行复杂,很多专家认为神经卡压在跟痛症早期和顽固性跟痛症中起重要作用。神经性跟痛经常表现为烧灼样痛、刺痛或麻痛,这种神经性跟痛还可能与神经根受压和足跟部神经瘤有关

4、跟骨病变

(1)跟骨骨刺:人的跟骨近似长方形,其跖侧面有前结节、外侧结节及内侧结节等3个结节。前两者范围小,不负重,内侧结节较大,接触地面,承负体重。而且在内侧结节浅层有强大的、维持足弓的跖腱膜附着其上。在正常行走过程中,内侧结节平时承受的应力较大,久而久之,就容易成为慢性损伤的部位所在。虽然人的足跟部皮肤较厚,并有特殊的脂肪垫起到缓冲压力、减轻震动的保护作用,但是长期反复的硬物磨伤或长期挤压也可造成跖腱膜等在跟骨结节附着部分的无菌性炎症。这些慢性损伤,无菌性炎症等长期存在,就可在局部逐渐纤维化、钙化,形成与跖腱膜方向一致的骨刺。骨刺的形成更易使足跟部产生疼痛。

(2)跟骨高压症:跟骨内不断增加的骨内压和血管淤血是跟骨高压症引起跟痛症的部分病因。

(3)跟骨应力性骨折:急性损伤引起跟骨骨折后有一部分患者后跟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表现,其原因多是由于跟骨骨折足弓改变、跟垫损伤、足底受力分布改变、跟骨周围组织损伤等引起。

(4)跟骨骨质疏松:部分跟痛症患者表现为足跟部酸痛,可为双侧,晨起时或休息后稍一活动时加重,充分活动后缓解,合并有腰背部疼痛,对于这一部分患者跟痛可能是由于跟骨骨质疏松引起。目前骨质疏松引起的跟痛具体病理机制还不清楚。

5、其他原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力线异常都会导致足跟部负重部位的改变,如创伤所致踝关节内、外 翻畸形,长期慢性足跟部负重异常会导致步态改变、继发性平足以及足跟部疼痛等症状。

危险因素

1、体重太大,超重和肥胖;

2、过量运动、长期站立或行走;

3、鞋不合适;

4、高龄;

5、足部畸形如足外翻、扁平足等;

6、有关节炎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相关解析
王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鞍山市中心医院

牙跟痛是什么原因

牙跟痛可能是龋齿引起的,也可能是牙周炎以及牙龈炎等疾病导致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当地正规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的检查来明确具体的病因。如果是龋齿引起的,需要及时使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填充,若损伤到了牙神经还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根管治愈以后再进行牙冠修复。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儿童遗粪症的早期症状

遗粪症指功能性遗粪症,是一种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排便障碍,主要表现为儿童在不适当的场所反复不自主地排出正常粪便。儿童功能性遗粪症早期症状有排便训练困难、不自主排便、憋便行为等。1、排便训练困难:由于功能性遗粪症儿童对排便的感觉不敏感或者产生了恐惧心理,导致排便训练的过程延长,难以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表现出比正常儿童更难掌握排便技巧。2、不自主排便:儿童会在不合适的场合,如幼儿园教室、客厅等地方,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排出粪便。这是因为其肛门括约肌控制能力较弱,无法有效控制排便冲动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办公室人群
颈椎病 干眼症 前列腺增生 脱发 胃病 肥胖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
腰痛
腰肌劳损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骨质增生 胸腰椎骨折 腰椎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