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垂直距骨

什么是先天性垂直距骨?

  • 发病部位:全身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骨外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
  • 注意事项:
什么是先天性垂直距骨?

先天性垂直距骨是先天性扁平足的一种类型,临床上一般少见,又叫做畸形性距舟关节脱位、先天性凸形外翻足、先天性摇椅足等,主要畸形是原发性距舟关节脱位,舟骨移向距骨颈的背侧,将距骨锁在较垂直的位置,形成摇椅足畸形。本病因不明,一般认为在胚胎前三个月内,已经形成。常见症状为生后即可发现足的内侧圆形隆起,呈现足下垂畸形。

先天性垂直距骨的病因

本病可能为多种因素所导致,如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不正常、神经或肌肉因素、遗传因素等,均可引起这种畸形。

查看更多»
先天性垂直距骨的症状

患者可单足发病,也可双足均发病。主要表现为足部的畸形和踝关节的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还合并有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马蹄内翻等其他畸形。典型症状1、足部畸形可发现患者足弓消失,足底部凸起明显,足底呈舟状,...

查看更多»
先天性垂直距骨的治疗

治疗原则本病治疗的目的是使跟骨、舟骨同距骨的关系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并修复关节囊和软组织以保持矫正后的关系。具体的治疗方法根据患儿的年龄而定,可选用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1、4岁以下的患者,可...

查看更多»
先天性垂直距骨严重么 更多»
先天性垂直距骨严重么
00:00 00:00

先天性垂直距骨的严重程度主要是看发现的早晚。如果发现的早,经过干预治疗,症状绝大部分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就不是严重的。相反,如果发现的晚,关节的功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后果就比较严重。先天性垂直距骨又称先天性平足。先天性强直性平足是一种少见的足部畸形。原因不明,常见的表现为逐步的畸形、踝关节功能障碍。症状是足部僵硬,逐渐消失,足底突出呈跷椅状。它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使跟骨、舟骨与距骨的关系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并修复关节囊及周围的软组织,以保持矫正后的关系。具体的治疗方案主要取决于患儿的年龄,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或者非手术治疗。

相关医生 更多»
李劼若

李劼若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中心

擅长: 各种运动创伤和骨关节炎、髌股关节不稳、各种肌腱腱病、跟痛症等的诊治。

相关医院 更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电话:043185612222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71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电话:0108832666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电话:021-64369181(总机...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600号(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 环湖西三路222号(东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 医院总机:0371-6691...

地址:河医院区:郑州市建设东路1号;郑东院区: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路与龙翔七街交叉口郑州大学一附院东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电话:027-85726114(总机...

地址:本部: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西院: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大道58号;肿瘤中心:武汉市江汉区邬家墩156号

疾病相关 更多»
轻微骨裂10天就好了上班的吗

轻微骨裂10天一般不建议上班,此时尚未完全愈合。骨裂后10天骨折断端刚形成纤维性骨痂,骨骼稳定性差,无论是体力劳动需肢体负重,还是久坐工作日常活动,都可能牵拉、挤压伤处,导致骨痂断裂、错位,引发疼痛肿胀加剧,严重影响愈合进程。并且个体恢复速度虽受年龄、营养、健康状况影响,但即便恢复能力强,10天也难以达到正常工作所需的愈合程度。建议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待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再考虑复工,以免因过早工作引发并发症,得不偿失。

陈镇秋 主任医师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异常怎么办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异常不要惊慌,应及时确诊检查、及时治疗、定期复查、还要长期管理,确保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一般治疗需持续终身。1.确诊检查:筛查异常只是初步提示,需进一步通过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查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明确是否患病。若TSH明显升高,FT4降低,基本可确诊。2.及时治疗:一旦确诊,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治疗开始时间越早,越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避免因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脑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智力低下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屁股上的骨头叫什么骨

屁股上的骨头主要包括骶骨、尾骨以及两侧的髋骨。骶骨位于脊柱末端,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倒三角形。它上承腰椎,下接尾骨,是脊柱与骨盆衔接的关键结构。骶骨内部有骶管,骶神经从中穿过,对盆腔和下肢的感觉与运动功能起着支配作用。尾骨在骶骨下方,由3-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形态较小。它在人类进化中逐渐退化,但仍有维持身体平衡的功效,坐立时能为身体提供一定支撑缓冲。髋骨是骨盆重要构成部分,左右各一,每块由髂骨、坐骨和耻骨在成年后融合形成。髂骨在髋骨上部,其翼状结构构成臀部外形

王霞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办公室人群
颈椎病 干眼症 前列腺增生 脱发 胃病 肥胖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
腰痛
腰肌劳损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骨质增生 胸腰椎骨折 腰椎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