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骨内或起源于骨组织成分的肿瘤,恶性病变肿瘤分为原发性、继发性,预后差,而良性病变容易治疗,则预后良好。
斜颈是一种因颈部肌肉挛缩或颈椎发育畸形所致的疾病,常出现头部姿势异常、颈部肿块、肌肉疼痛等症状,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颈部活动受限,随着病情的发展,后期可出现面部畸形等。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积极治疗,通常预后良好。
跟腱断裂即跟腱组织的断裂,以跟腱明显肿胀、疼痛,趾屈无力,不能踮脚站立为主要临床表现。跟腱的功能是负责踝关节的跖屈,对于行走等日常生活得动作的完成起重要的作用。现在跟腱发生断裂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是学生运动员和演员,一般常用手术方法治疗,而且在四季分明的区域跟腱断裂好发于开春及初秋。
椎间盘膨出一般指轻度的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是由于椎间盘各组成部分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因轻微外力或无明确诱因导致的椎间盘轻微突出。可发生于颈椎、胸椎、腰椎各个脊柱节段,多见于腰椎段,患者可能没有脊髓和神经根被压迫的症状,部分患者可仅有疼痛及酸胀感,经治疗后可得到明显改善。
软骨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起源于透明软骨的良性肿瘤,好发于手、足的管状骨,通常没有自觉症状。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多见于青少年,可反复发作。目前该病病因尚未明确,单发性软骨瘤可通过手术治愈,多发性软骨瘤易恶变,较难治愈。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类型,以颈部脊髓损伤为主要特征,多出现肢体的麻木无力,伴有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需要手术治疗。
韧带断裂又称扭伤、拉伤,系间接暴力使肢体和关节周围的筋膜、肌肉、韧带过度扭曲或牵拉,引起损伤或撕裂。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受伤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韧带断裂是指四肢关节或躯体部位的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等)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等。
滑囊炎指摩擦、细菌感染等刺激引起滑囊受损而出现的炎症反应,以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多与免疫风湿、结核、职业特点、感染等因素有关。
脊柱炎又称为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关节炎,此病主要由遗传、环境因素所导致,属于一种风湿性疾病,主要病变发生在中轴关节,可导致关节畸形,多好发于青壮年女性。
肌腱粘连一般是指肌腱在受到损伤或行肌腱手术后,肌腱在自我修复过程中与周围组织发生了粘连。存在肌腱粘连时,常表现为发病部位疼痛以及关节运动障碍等,需根据肌腱粘连程度,酌情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经及时规范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髌骨软化症又称髌骨软骨软化症,指髌骨软骨面过度磨损而导致软骨发生肿胀、破坏,引起关节疼痛、肿胀、运动受限等症状,该疾病多发生在青壮年,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足跟痛亦称为“跟痛症”,一组以足跟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是临床常见的足部疾病之一。足跟痛起病缓慢,少数可急性发作,多发于一侧,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以行走、站立为明显,部分患者踏地时局部有刺痛感,患处不红不肿,在跟部前方偏内侧常有局限性压痛。
腰椎滑脱,临床上多称腰椎滑脱症,指相邻的两个腰椎椎体发生向前或向后的相对移位,是脊柱滑脱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本病的确切原因和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在临床上属于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早期可无明显症状。
个骨骼末端失去了正常的对合关系,发生错位。多由于暴力撞击引起,少数也可由于疾病导致,患者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以及关节变形等症状。得到及时治疗并进行康复训练后,数周后可痊愈。
拇外翻全名拇外翻畸形,又称“拇指滑液囊肿”。它是指拇指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拇外翻是一种复杂的解剖畸形,并且在治疗上及极具挑战性。它的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和个人习惯,生活习惯有极大关系,其他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引起本病。现临床水平的治疗多以理疗热敷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又称为半月板损伤,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导致膝关节半月板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引起一系列以膝关节剧痛、肿胀为主要表现的症状。本病多见于热爱运动人群、重体力劳动者,以及中老年群体。经及时治疗后,急性损伤者一般预后较好。
X型腿又称膝外翻,当站立或双腿自然伸直时两膝关节能并拢,但同时双侧踝关节不能并拢,整个下肢呈现“X”型。一般可分为生理性“X”型腿和病理性“X”型腿。
髋关节滑膜炎,是由于创伤、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刺激髋关节而发生的炎症。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是儿童常见的髋关节疾病。经及时规范的治疗后,可减轻症状并保持良好的关节功能。
髌骨(俗称的膝盖骨)和股骨髁组成的髌股关节,在正常情况下,髌股关节两部分对合比较正常,各部位关节面受力比较均匀。髌股关节关节两部分对合不良时就出现了髌骨软化的病症。多发群体为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常见病因有髌骨发育障碍、位置异常,或与劳动、运动姿势和强度等有关。临床症状有膝关节前侧疼痛,久坐起立或下楼、下坡时疼痛加重、腿打软、关节怕凉、膝关节反复肿胀、积液等
关节痛是关节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多见于外伤、关节和骨骼疾病、软组织风湿病、感染性疾病、药物反应、过敏及免疫反应等。根据不同病因及病程,关节痛可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关节痛以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为主,慢性关节痛则以关节囊肥厚及骨质增生为主。
髋关节脱位是指构成髋关节的髋臼和股骨头由于暴力造成的错位,多为多发性创伤,常见于车祸伤,多见于青壮年。可分为髋关节后脱位,髋关节前脱位和髋关节中心脱位三种。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患者大多可痊愈,但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严重影响髋关节功能。
肌筋膜炎又称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以出现局部的疼痛和牵涉痛为主要表现,多存在触发点(即可摸到的、位于肌肉的结节,刺激会引起局部疼痛)。
腰椎骨质增生是一种骨关节慢性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增大,机体各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随之老化,退化的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椎间隙变窄,纤维环松弛向周边膨出,椎体不稳,纤维环在椎体边缘外发生撕裂,导致髓核突出将后纵韧带的骨膜顶起,其下有新骨生成,形成骨刺或骨质增生。
骨性关节炎又称为老年性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关节疾病。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较男性多发,受累部位通常为负重较大或活动量多的部位,如膝、髋、脊柱、足趾、指尖等处的关节。由于发病后的病理学改变难以逆转,治疗上以缓解症状、延缓关节的退行性改变,以及最大限度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为目的。
颈椎骨质增生又称“颈椎骨刺”或“颈椎骨赘”,是颈椎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由于颈椎长期处于慢性损伤,关节边缘形成了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数患者可无自觉症状,或仅感到颈部酸胀不适。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症状大多可明显好转。
肩关节脱位又称“肩关节脱臼”,指的是多因间接暴力引起的肩部骨骼和骨骼相连的关节结构发生错位,以出现肩部的疼痛、肿胀和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多见于男性。
韧带位于关节周围,与肌肉组织一同维护关节稳定。韧带损伤又称韧带拉伤、韧带撕裂、韧带断裂,是一种由于遭受暴力或慢性劳损导致韧带部位过度拉伸、撕裂,甚至完全断裂的疾病。多见于喜爱运动的人群或重体力劳动者,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基本可以痊愈。
腘窝囊肿也叫贝克囊肿,是指由于某种因素导致关节腔内压力升高,使膝关节滑膜囊向后膨出或滑膜腔有渗出物,常可在体表触及具有弹性的肿块,触之有波动感。
肌腱断裂是指肌腱因为各种因素发生断裂,具体表现为肌腱局部的空虚、疼痛、压痛、肌功能丧失、肌腹部高突畸形等症状。肌腱断裂多为直接暴力或间接剪切暴力作用于肌腱,造成肌腱部分或全部纤维中断,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该病可影响患处运动功能,导致活动障碍,给正常生活带来不便。
创伤性关节炎指关节受到创伤后引起的骨关节炎症,表现为关节软骨结构及功能受到破坏发生变性,并出现关节退化及继发性软骨增生、骨化。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