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疝的诊断并不困难,医生一般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腰背部可复性包块)及影像学结果,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要排除寒性脓肿、肾周脓肿、血管瘤、后腹膜脂肪瘤及脂肪肉瘤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病史
先天性腰疝患儿多于哭闹后由父母发现。获得性腰疝发病前多有腰部创伤、手术史;长期慢性咳嗽史;长期便秘、小便困难及大量腹水病史,患者多于无意间或重体力劳动后发现腰部可复性质软包块。
2、症状
一般无自觉症状,典型症状为腰背部可复性包块,偶有腰背部疼痛、坠胀感及恶心呕吐等。
3、体征
可在患者站立位扪及腰部可复性、质软包块,伴咳嗽时膨胀冲击感。多可触及疝环口处组织缺损或裂隙。嵌顿性腰疝患者可有阵发性腹部绞痛、腹胀。有时可见肠型、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
4、影像学检查
CT及B超检查,可发现肿块为软组织,部分于腹腔内,也可以为部分肠腔征像,又可发现部分肌肉之间有缺损,多能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寒性脓肿
寒性脓肿者多有消瘦、低热及腰背部疼痛等症状,肿块较大时有波动感。彩超检查可发现肿块内有液暗区或肿块内质地不均匀,CT或MRI检查可以发现腰椎破坏。
2、肾周脓肿
肾周脓肿者多有发热,肾区叩击痛(+)。彩超检查可发现肿块位于肾周间隙内,和肾脏关系密切,穿刺可抽脓性液体。
3、血管瘤
血管瘤的患者,肿块多不能消失,用彩超检查发现肿块内有血流信号,用增强CT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4、后腹膜脂肪瘤及脂肪肉瘤
后腹膜脂肪瘤及脂肪肉瘤,腰背部皮下脂肪瘤一般无腰背肌群的缺损。结合临床症状,可复性肿块较好鉴别,增强CT可确认鉴别结果。
腰椎疝气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如下:非手术治疗:适合2岁以下婴幼儿及腰椎疝气症状较轻的患者,其他患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分为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是目前首选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检查可通过CT和MRI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