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是发生在腮腺上炎症性病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最为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腮腺炎可多发于儿童以及青少年,而且身体素质较差、抗病能力较若的患者,发病概率更高。
自闭症常起病于婴幼儿期,一般在3岁前缓慢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多数患儿还伴有精神发育迟滞。自闭症患儿的远期预后差,47%~77%预后不良,70%社会适应障碍。
麻疹是指麻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期典型表现有口腔麻疹黏膜斑、发热、咳嗽、乏力以及有斑丘疹。本病好发于婴幼儿人群,麻疹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通过及时治疗,预后良好。预防麻疹病毒主要是以预防接种为主。
幼儿急疹,又叫婴儿玫瑰疹、第六病,常见于婴幼儿时期,是一种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及某些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
缺铁性贫血是因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出现红细胞内铁缺乏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铁缺乏症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及其他异常。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有乏力、疲倦、眼花、耳鸣、头晕、头痛及皮肤黏膜苍白、出血等症状。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也称肠痠痛。肠痉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发生于各个年龄,但以5~6岁为多。病因还不十分明确,可能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受凉、暴饮暴食、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感染、食物过敏等。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痛,持续时间由数分至数十分钟不等,多能自行缓解,但可反复发作。
小儿肺炎是一种发生在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是由(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及其它因素(如吸入羊水、胎粪等)所引起的,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湿啰音。
小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认为与遗传、环境、免疫因素等有关,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一般出现在患儿头、面部,严重时可累及四肢、躯干。在发病时,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疹,伴有明显的瘙痒,皮损呈多形性、对称分布,以红斑、糜烂、水疱、渗出为主。
法洛四联症是婴儿期后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有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这四种心脏结构的畸形,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可引起进行性发绀、呼吸困难、劳累后蹲踞等症状。法洛四联症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多数患儿施行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
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Brenneman 综合征,多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常与呼吸道、肠道感染有关系,临床以发热、腹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于儿科常见疾病,由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引起者可具有传染性。大部分患儿经过积极正规的治疗后,通常预后良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属于一种急性白血病,主要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殖、聚集,并抑制人体的正常造血,引起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若侵犯髓外组织,还可出现脑膜、性腺、胸腺、肝脏等相应器官或组织的病变。
惊厥的中医说法一般是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可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惊风一般分为急惊风、慢惊风两大类,前者起病急暴、属阳属实,后者病久中虚,属阴属虚。惊厥在西医称为小儿惊厥。
小儿咳嗽即儿童咳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因为儿童的呼吸道对各种刺激都非常敏感,呼吸道分泌物、异物、有刺激性的气体和气味等都容易引起咳嗽。咳嗽是一项重要的反射,有助于人体清理气道,还有助于防止人们将可能有害的东西吸入气道和肺部。儿童偶尔咳嗽属于正常现象,但若发生反复持续性咳嗽多提示疾病可能。
小儿支气管炎是儿童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指各种因素导致小儿气管、支气管黏膜发生感染,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脑积水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脑脊液分泌、流动或吸收障碍,从而在脑中大量积蓄,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成人常见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下肢无力、起步或站立不稳、尿失禁、反应迟钝等。婴幼儿常见表现为头围增大,囟门增大、颅缝裂开,“落日征”(即眼球下半部分常落到眼睑下方)。
脚气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症,又称硫胺缺乏症,是由食物中维生素B1(硫胺素)摄入不足引起的,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全身性疾病。患者可表现为乏力、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脚气病并不是指日常所说的因足部真菌感染所致的脚气(足癣)。
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总称,从出生到出生后28天内的属于婴儿,生后28天到满一周岁的叫幼儿,婴幼儿一般出生时体重在4千克左右,低于四千克的婴幼儿叫低体重儿,高于4千克的叫巨大儿。婴幼儿有自己的发育规律一般在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七个月会爬,接近一岁的时候会萌出牙齿,会走路。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6个月-5岁儿童。感染后绝大多数为阴性感染,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头痛或肢体疼痛,少数可引起肢体瘫痪。脊髓灰质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玫瑰疹也叫做婴儿玫瑰疹、幼儿急疹、第六病,是一种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传染病,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等病原体感染所致。患有玫瑰疹时,患儿可突发高热,退热后随之可出疹。玫瑰疹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常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婴儿便秘是指1周岁以下的儿童出现的排便功能异常的情况,主要发生原因可与全身或肠道的疾病、遗传、饮食、胃肠道的结构等有关。其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等。临床上常通过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经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是由感染、肿瘤等多种致病因素导致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系统异常激活、增殖,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所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HP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HPS,以持续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以及骨髓、肝、脾、淋巴结组织发现噬血现象为主要特征。
儿童咳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因为儿童的呼吸道对各种刺激都非常敏感,呼吸道分泌物、异物、有刺激性的气体和气味等都容易引起咳嗽。咳嗽是一项重要的反射,有助于人体清理气道,还有助于防止人们将可能有害的东西吸入气道和肺部。儿童偶尔咳嗽属于正常现象,但若发生反复持续性咳嗽多提示疾病可能。
语言发育迟缓(LD)是指儿童在发育的过程中,语言发展遵循正常发育顺序,但落后于正常发育速度,未达到其年龄相应的水平。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智力低下、中枢神经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均可引起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不仅会儿童的认知功能,还会影响儿童的情绪、个性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儿童心理异常。
儿童抽动症又称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属于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突发不自主多部位抽动、爆发性发声和秽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刻板式咒骂。并发症有各种行为问题、强迫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引起小儿抽动症的原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链球菌感染、神经生理因素、生化代谢因素和环境因素。好发于4~12岁男性。
先天性巨结肠,为一种常见的肠神经元发育异常性疾病。该病的病因是由于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远端结肠无神经节细胞所致。患儿的临床表现包括新生儿肠梗阻、顽固性便秘以及反复发作的小肠结肠炎。巨肠症的治疗以手术为主。
婴儿吐奶是小孩子最常见的一种生理反应,一岁前的宝宝在饭后或者吃奶后因为胃贲门的发育未完全成熟,并且婴儿胃的生理解剖位置呈现水平位,容积较小,吃炮后平躺或者活动剧烈就容易引起胃内的奶汁或者食物反流,引起吐奶。吐奶本身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吐奶可能会引起呼吸道不畅导致窒息,需要注意。
唇裂,俗称兔唇,是胚胎发育早期口腔唇部发育障碍所致的一类先天性畸形,常与腭裂伴发。唇裂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跟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出生时可见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唇裂隙,有的可伴有牙槽突裂。通过手术修复,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小儿疝气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小儿疝气主要包括先天性腹股沟疝气和小儿脐疝,儿童机体器质性病变,先天性鞘状突未关闭就会引起腹股沟疝气。脐疝通常是由于出生后婴儿的脐环不能与正常婴儿一样缩小闭合,多见于早产儿,出生时机体未发育完全导致的。小儿疝气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甚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常可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同时存在,严重时本病可发生肢体坏疽,截肢率和病死率较高。
小儿呕吐是指各种原因导致患儿食管和胃的内容物从口和鼻涌出,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与喂养不当、消化道梗阻、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营养及代谢性紊乱、前庭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部分患儿只存在呕吐的症状,部分患儿除了呕吐,还伴面色苍白、上腹部不适、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