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粒和扁平疣两者都可以好发于面部,长得有点像容易混淆,所以需要进行鉴别诊断。脂肪粒是皮脂腺脂肪分泌过多未能及时排除,造成局部脂质的累积,它表面一般不完全光滑,尤其是脂肪粒顶会冒白尖,而且脂肪粒可以挤出来。而扁平疣不同,它是一种病毒性的皮肤病,是由HPV人类乳头瘤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表面一般是光滑的,颜色一般是淡褐色的扁平状的形状的丘疹,疣体一般不要抓或者是抠,因为抓和抠破皮之后会造成自身接触性传染。所以脂肪粒和扁平疣还是可以鉴别的,若不行则鉴别的时候可以做皮肤镜。
神经性皮炎和湿疹是两个不同的疾病,神经性皮炎它的原因不清楚,是跟大脑皮层的抑制与兴奋失调有关系,湿疹的话病因也不是很清楚,但是现在发现很多是跟自身免疫功能有关系。神经性皮炎一来,它的皮疹一直是干的,它表现是小的丘疹、痒再变成一块,湿疹的话它不同,它有分三期,我们分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急性湿疹表现的是一些小的丘疹,丘疱疹或者小的水泡,它会伴有顽固性的骚痒,破了以后局部可以渗出。亚急性湿疹的话表现有急性的表现和慢性的表现,慢性湿疹它跟神经性皮炎的表现类似,两个差不多。但是湿疹的话多数情况下,问病史可以找到急性湿疹的过程,它是一个过程,大部分是有急性的过程。
皮肤癌属于皮肤病的范畴。皮肤病实在很多,因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发生疾病种类是最多的。而皮肤癌就是发生于上皮组织的肿瘤。皮肤细胞增生是有劲韧性、可转移性,是不受控的,这是它最大的特点。皮肤癌最常见的是鳞癌。常见的因素很多,像光照、紫外线会损伤皮肤。容易引起皮肤癌的发生率升高。遗传因素或外用药物都有可能(引发病症),像治疗用的啖剂有可能会引发病症。
疥疮和疥癣是一回事的,是同一种疾病,有传染性,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染引起,是疥虫寄生在人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主要表现为人体皮肤瘙痒,尤其是晚上比较严重,因为疥虫一般在晚上爬行,好发生在手指缝、腋毛、腹部、阴毛等部位。可以有红斑,抓痕,血痂等表现。由于传染性很强,所以一旦发病以后,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以防传染。可以用消毒杀虫的药物治疗,同时要注意日常生活用品消毒杀虫处理,以防再次传染。
没有脚臭是属于正常的反应,说明在平时比较注意脚部的健康护理,以及脚部的清洁卫生,就会出现没有脚臭的表现。出现了有脚臭,往往是由于不注重脚部的清洁卫生,以及脚部出现了细菌的滋生和感染,就容易引起脚臭。需要在平时勤洗脚,而且要勤换洗干净的鞋袜。此外,没有脚臭也有可能是存在脚气病,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会引起脚部有瘙痒的症状,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不管是有脚臭还是没有脚臭,都需要注意脚部的健康护理。
雀斑是一种显性基因遗传病,父母或者姐妹可能会同时出现有雀斑,而且雀斑一般在青春期开始发生,好发于青少年。在欧美地区的白种人,或者皮肤比较白的女性会很常见到雀斑,表现出面部的芝麻米粒大小的褐色、淡褐色的斑点,通常在面颊部、眼睛周围为主。黄褐斑的病因很复杂,一般跟遗传关系不大,发生于中年的女性比较多,表现是面部对称性的褐色斑片。这个病常常在女性怀孕的时候加重,提示跟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也可以合并有内分泌相关的疾病,比如说妇科的子宫肌瘤,或者有些人服用孕激素的避孕药,或者是合并有甲状腺功能,或者肝的问题都可以引起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黄褐斑的发生。所以这两个病不管从病因,临床表现还有治疗上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不能排除有遗传因素或者先天性疾病等导致,所以应该避免暴晒等,容易导致皮肤出现过敏的情况,遵医嘱多注意调理身体,观察一段时间,但是建议多注意补充维生素等调理看看,长时间也可能会出现抵抗力差等,所以应该注意减少剧烈活动即可。
单纯疱疹一型病毒会引起口腔部位的皮损,比如口周长水泡、脓疱。而单纯疱疹二型病毒,皮损多长在外阴生殖器部位。从复发概率来看,一型单纯疱疹病毒比二型单纯疱疹病毒复发率小。其实区分它两的意义并不大,因为这两个病毒有一定的交叉致病力,所以现在很多医院会同时检测这两种病毒。
其实足癣就是脚气,脚气是民间的足癣的说法。它是一个足部浅表的真菌疾病,与足部的浅表真菌的感染是有关系的。在华南地区又叫香港脚,因为这个区域环境比较潮湿,所以大家就很容易得香港脚。这俩其实是一个疾病,就是不同的名称,它有不同的类型。治疗主要就是用外用的抗真菌药物。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症状比较重的话,还是要去医院就诊。因为有些足癣,是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的。口服的抗真菌药物,也是要根据不同的人来进行选择。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要去医院就诊,来做真菌的镜检或者真菌的荧光检查,来确诊是足癣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
小儿湿疹又被称为奶癣,所以两者在本质上没有明显区别的。小儿湿疹是皮肤屏障受损和异常免疫反应导致的一种皮肤病,也叫做特异性皮炎。常见的小儿湿疹会在全身出现皮损,然后有湿性的或干性的皮肤问题。湿疹主要是有一些内因跟外因的因素引起。外因主要是接触了一些过敏源,包括环境的因素,心理压力因素,还有内在的疾病因素等等。出现了这个问题最好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咨询,看看是不是确诊为小儿湿疹,再进行相应的治疗。
<p>丘疹性荨麻疹是儿童和婴幼儿间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又被叫做荨麻疹性苔藓、婴儿苔藓。丘疹性荨麻疹也可见于成年人间,常发病与同一家庭间,不具备传染性。丘疹性荨麻疹常发病于春季和秋季等易产生蚊虫、花粉等过敏源的季节,患者常见患处密集或分散生长红色坚硬疱疹,伴有轻微瘙痒感产生。</p><p></p><p><strong>丘疹性荨麻疹的常见临床表现</strong></p><p>1、患者常见四肢躯干处生长直径5mm~1cm的纺锤型疱疹,呈红色风团样损害生长。</p><p>2、严重患者可见水疱扩大,形成半球形隆起的大水泡,包裹透明水样内容物。</p><p>3、患者常见病损部位肌肤呈淡红色或红褐色,生长有质地较硬的大型丘疹,抓挠后丘疹部位会出现肿大的现象。</p><p>4、患者常见丘疹或水疱处剧烈瘙痒,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睡眠。</p><p>5、患者一般不出现淋巴肿大的现象。</p><p>6、丘疹性荨麻疹一般具有极高的复发倾向,并于后极易复发。</p><p><strong>丘疹性荨麻疹的常见治疗方法</strong></p><p>1、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进行治疗。</p><p>2、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冲洗患处,加用糖皮质激素软膏进行消炎。</p><p>3、建议患者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及时清理螨虫、跳蚤、臭虫等害虫。</p>
可以做病理学检查,X线检查,还需要做实验室检查,牛皮癣属于一种顽固性的皮肤病,是没有办法彻底治愈的,只能够有效的进行控制,需要内服药物,加上外用药物,还有物理疗法的联合治疗的方式,这样可以效果最好,而且可能会出现并发症,比如眼部病变,还有关节病变。
鱼鳞病是遗传性的疾病,是会遗传的。如果是寻常型的鱼鳞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它的遗传外显率会比较高。但是这一种病的症状是比较轻的,其主要表现是皮肤干燥,可以在四肢的深侧出现比较多片的、像褐色或淡褐色的多角形的鳞屑,粘着在皮肤上面,很难截下来,就看起来像网格状一样的皮肤。这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可以经常会见到,只是程度有轻重之分,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如果觉得很干、不舒服,就可以平时就做好皮肤的保湿、滋润,少用洗涤剂去清洁,即平时就养成涂润肤霜的习惯就可以。还有一种是x联锁的鱼鳞病,这一种是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一般是表现为是家族中的女性是携带者携带基因,男性去得病。这一种鱼鳞病的症状就会更明显一点,可能需要口服药物去维持治疗,就需要医生指导用药。
有三个自测的方法,可以正确判断自己是否脱发:1、观察掉发的数量,正常人一天内脱落的头发可以达到70-100根头发。人们可以把脱落在枕头、地上、洗浴间的头发收集起来数一数,如果每天脱落的头发大于100根,并持续有一段时间,就可以明确存在脱发的情况。2、轻拉发试验,用我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发根的部位轻轻地捏住一缕头发,大概是40-60根头发即可,顺着头发往外轻拉,如果只有1-2根头发脱落,不用太担心;如果可以拉掉3根以上的头发,需要小心脱发的问题;如果一次捋掉头发超过5根,说明有非常严重的脱发问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刚洗完头之后做轻拉发试验可能不准确,至少要在洗头后1天之后再做,3-5天不洗头再做可能会更可靠。3、看头部是否有明显的毛发稀疏的区域,或者是完全没有毛发的区域。
<p>停服维生素c之后白斑不一定会消退。白斑通常指的是临床所说的白癜风,其具体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精神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酪氨酸酶活性是形成白癜风的关键因素。</p><p>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但并不意味着停止服用维生素c,白癜风就可以自行消退。白癜风也不会自行消退,通常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干预,才会改善。</p>
儿童出现头癣,主要是头部真菌感染出现的疾病。头癣主要是在头部出现黄癣痂状的皮肤病,伴有皮肤贯穿通过。通过拔掉癣,可以看到有渗透的液体渗出的过程。这种癣治疗好后依然会遗留一些局部脱发症状。湿疹是一种以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异常为主要的一种疾病。是具有剧烈瘙痒,皮肤出现丘疹、丘疱疹、小水疱,损伤后出现糜烂、渗出。这种湿疹是具有家族遗传史和个人过敏史等主要特点,和头皮癣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疾病,是需要高度重视和相应鉴别。同时,得了头皮癣和湿疹,都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就诊,做一个相应的鉴别。
皮肤通常不说坏死,多称为糜烂或溃疡,糜烂的深度相对比较浅,而溃疡的深度是很深的,会到达真皮,就是大家所说的胶原蛋白层,因为它有大量的纤维,所以溃疡会引起皮肤的疤痕形成、而皮肤糜烂因为比较浅表,局部表面会结痂,掉痂后不会形成明显的疤痕,可能会形成一些色素的沉着。第二个是皮肤的结痂问题。在皮肤的愈合过程中,皮肤的细胞不停的在新陈代谢,在生长。如果是一个清洁的伤口,出现痂皮以后,大家不要自行去剥落,要让它自己慢慢的脱落。
<p>要辨别毛囊炎,建议从以下几点:</p><p>第一、毛囊炎的好发人群,主要是机体抵抗力低下或者油脂分泌比较多的人,还多出现于儿童、老年;</p><p>第二、毛囊炎的症状特点,主要表现为红肿、疼痛和按压痛,可以见到皮肤上长一些硬结或者出现黄白色的浓栓,后期可出现破溃脓液流出;</p><p>第三、需要看皮肤出现丘疹的部位,毛囊炎好发于面部、头颈部、胸背部以及臀部等处;</p><p>第四、毛囊炎严重还可以合并全身感染,比如高热、头痛等。</p>
带状疱疹和水痘都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但二者不同。水痘:表现为皮肤表面向心性分布的丘疹、水疱,往往伴随明显的瘙痒感,皮损会在5-7天愈合,治疗疗程一般是7-14天,结痂干燥后基本上就痊愈。水痘易发生在小孩身上,成人也有少部分会发生水痘。带状疱疹:表现为肢体一侧呈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一般不会超过躯体中线,伴有明显的针刺样、火烧样、刀割样的疼痛。它的好发人群是中老年人,病程在3-4周,治疗后很可能在2-3个月之内,都会伴随神经性的疼痛,后期也可能会造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皮肤过敏查过敏原的方法很多,如抽血化验、点刺化验、斑贴化验等。1、抽血化验:静脉采血化验,可以获得具体数值,知道对某种物质过敏的程度。2、点刺化验:对过敏原的灵敏度高,可以知道对某一物质是否过敏。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于15分钟左右观察局部反应,但这个实验目前医院很少采用。3、斑贴试验:对接触性皮炎及某些过敏性皮肤病诊断的可靠性高。将受试物原液或稀释液,沾湿纱布后紧贴于皮肤上,外盖一层油纸或塑料薄膜,用绷带固定。待48小时后,观察局部反应,判断患者具体对哪种物质过敏。
药物过敏性皮炎主要根据病史判断。皮炎可以让我们感觉和临床上很多皮肤疾病有共同的表现方式,临床上看到皮疹要考虑和其它的疾病鉴别。首当其冲需要鉴别的是临床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虫咬性疾病,甚至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都需要鉴别。在鉴别诊断当中、首先要询问患者的病史,从病史当中提供可靠的病史来源和诱因,药物过敏常常有服药的历史,或者使用的药物情况。如果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皮疹,血液病的皮疹,或感染性疾病,比如猩红热、风疹病毒引起的皮疹,就有一个感染的病史,或者一个缓慢促使发病的病史。所以病史是我们主要鉴别的点,皮损也可以进行鉴别。
小儿红疹和湿疹的区别主要是疹子的性状,红疹一般是成片的发红,湿疹是属于小颗粒状的疹子。宝宝湿疹呈局限性会瘙痒感,当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时会加重,可以应用激素类软膏治疗,一般会反复发作,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退。对于因为热痱子出现的红疹,一般会出现在皮肤皱褶处和枕后部,可以用温开水清洗,也要保持环境温度适宜会很快消失。可以分为很多种,如果是病毒性皮炎,会出现发热、咽部充血等症状。
脚气容易引起丹毒。丹毒一般是脚气引起的细菌感染的严重后果,脚气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就会引起瘙痒,患者经常抓挠脚趾的皮肤,导致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细菌会跟随淋巴管引起局部炎症和身体不适。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高烧,需要及时的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饮食中多吃新鲜蔬菜和含维生素的水果,要避免吃辛辣食物。平时可以注意个人卫生,平时勤换衣物,可以减轻症状。
发绀跟发烧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发烧其实就是体温升高,一般体温超过37度五的话,我们就认为是发烧,体温不到38度,我们认为是低热低烧,这种情况下,可以不需要退烧治疗,而简单的可以喝一些清热解毒,或者是用温水擦浴,用一些物理的办法来退烧。而如果一旦体温超过了38度,就考虑是出现了高热高烧,可以吃一些退烧的药物,也可以静脉应用一些退烧药物,这些都没问题。而发绀的话,其实也就是体内有缺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一般可能都是因为肺部问题呼吸衰竭导致的,也是首先要建议把氧气吸上,然后查一查胸部CT。
宝宝脸上的冻疮是可以通过形态上判断和诊断的。出现了冻疮,脸部会有大面积的红肿出现,而且伴有许多红点等症状,部分宝宝会感觉疼痛感或者瘙痒感。长冻疮是由于天气过冷而导致了脸部血液循环不通畅,而引发的相应症状。所以要及时的针对冻疮进行治疗,做好保暖措施可以使用一些治疗冻疮的药膏进行涂抹。
<p>成人可以打荨麻疹疫苗的。</p><p>成人也容易患上荨麻疹,患上荨麻疹后症状会更加的严重,还有可能引发肺炎、脑炎心功能不全,以及肝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可以打疫苗进行免疫。</p><p>大人注射疫苗后,要多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另外,在患病期间不能接种疫苗,需要等荨麻疹康复后,身体痊愈后才可以进行注射疫苗。</p><p>注射疫苗后也要注意,并非绝对不会得荨麻疹,有很小的几率会得。多注意增强抵抗力,多注意加强锻炼。</p>
我们刚才说银屑病是皮损境界比较清楚的,浸润比较明显的;而脂溢性皮炎是一个红斑,它比较轻度,浸润也比较轻,同时边界不是很清楚。从好发部位来讲,譬如银屑病常见于头皮、四肢、腰骶部这些部位;脂溢性皮炎好发部位,主要是头皮、面部、胸部、腋部这些部位。它其实发病部位是不一样,皮疹也不一样的。脂溢性性皮炎的银屑一般是比较薄,可能有些是黄白色的,而且它有一些油腻,这是它跟银屑病是不一样的。银屑病皮损总体上比较厚,同时浸润比较深的,同时也不容易消退,用药治疗没有这么容易消退。同时在头皮上银屑病可能看到有簇状发,脂溢性皮炎就没有这种情况。
跖疣和鸡眼不一样,跖疣是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鸡眼则是足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角质增生性的损害,一般没有传染性。鸡眼跟跖疣之间的区别从肉眼上可以看到,有以下几个方面:鸡眼一般在摩擦还有压迫的部位多发,跖疣在皮肤任何的地方都可以生长。鸡眼中间有一个角质酸,周围是淡黄色的环;跖疣是中间略微凹陷的角化性的丘疹,表面比较粗糙,上面还可以看到有一些点状的黑色的斑点,也叫它点状出血,而鸡眼是没有点状出血。一般跖疣挤压痛会更加明显,鸡眼压痛会更加明显。但是如果在病变比较小的时候,挤压痛和压痛会比较难区分,所以建议此时患者应该及时到皮肤科专科,找专业的医生就诊。
皮脂腺囊肿不建议自行挤压。因为皮脂腺囊肿一般部位会比较深,一般达到了真皮,甚至是皮下脂肪层,自己去挤很难挤得干净,一个危害是有残留,以后还是会复发。另外自己去挤,容易把手上的细菌带到局部,引发局部继发感染,甚至引起局部的红肿痛加重。皮脂腺囊肿最好是在没有发炎的时候,进行局部切除,或者是到医院切开以后,医生会帮助你把内容物排干净,把囊壁尽量清干净。有一些大的皮脂腺囊肿在切除之后,一般是需要缝合的,一般7-10天之后伤口慢慢愈合拆线。如果皮脂腺囊肿在家不小心自己破掉了,我们也要进行局部的消毒,比如用碘伏消毒,再外搽红霉素,或者是莫匹罗星软膏,预防它继发感染。
黑痣和红痣首先组织结构不一样,红痣主要是血管增生,黑痣主要是黑色素细胞。外观上也看得出来,红痣颜色和黑痣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痣的治疗方式也不一样。红痣在小孩时要防止它继续长大,继续长大就形成血管瘤。血管瘤有多种,有的会凸出像草莓状,有的是平的,叫鲜红斑痣。所以在小孩出生过后是红痣,后面的生长有的会很快,多数黑痣就是一个痣,也有发生得很快,长得很大、范围很广,叫兽皮痣,也要趁早地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