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一组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急剧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多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好发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3~5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动脉导管未闭(PDA)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0%。胎儿期动脉导管开放是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出生后动脉导管逐渐关闭,若持续开放即称动脉导管未闭。临床主要表现为气急、呛咳、多汗、体重不增,甚至心力衰竭。
马凡氏综合症又称马方综合征、肢体细长症、蜘蛛指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缔组织病。其好发于40岁的人群,男性、女性均有可能发病,还可影响心血管系统、骨骼、肺、眼。目前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预后不良。患者出现马方综合症建议及时就诊于心血管外科,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心脏搭桥一般是指治疗心脏病的一种手段,是患有心脏病的的患者需要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中位而到达远端,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和活动的手术方法,也被叫做冠脉搭桥术,是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心脏搭桥手术可分为心脏停跳下搭桥手术和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两种。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为风心病,是一种由风湿热重度发作或者反复发作后所致的瓣膜损害而造成的心脏病变,主要表现为心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其中最常受累的是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早期诊断以及早期防治风湿性心脏病,总体治疗效果良好,不过该病不能达到永久性治愈。
心肌病是指发生在心肌的一类疾病。该病可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分为原发性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继发性心肌病可继发于感染、代谢性疾病、缺血等。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耐力减弱以及乏力等。该病可累及心血管系统,还可累及肝脏、脑等脏器。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位居各种死因的首位。常见症状有心悸、胸痛,头痛,呕吐,半边肢体偏瘫等。
三尖瓣关闭不全(TR)又称三尖瓣反流,是指在右心室收缩过程中,三尖瓣瓣叶及附属结构发生功能异常,使瓣叶无法完全闭合,导致血液反流至右心房,影响血液循环的正常进程。本病可存在较长的无症状期,出现症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呼吸困难、水肿等。随着病情进展,右心室和右心房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右心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肺源性心脏病又简称肺心病,属于心脏疾病的一种,疾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病变或者合并肺动脉血管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而引起的心脏病。根据心脏病的潜伏期长短、起病急缓程度和病程长短,能分为急性和慢性心脏。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以肺和心脏功能紊乱和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各种不同因素引起的心脏瓣膜开放或者关闭功能受损而引起的疾病。心脏瓣膜病比较高发于年龄较大的人群,风湿热是引起瓣膜病最常见的一种原因。瓣膜出现病变会随着心脏舒张或收缩出现血液前进受阻或者血液倒流,病人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心包炎是指在心包的脏层和壁层的炎症。常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也可由邻近胸膜、心肌、纵隔、淋巴结的炎症蔓延或损伤所致。心包炎的常见病因有感染、过敏或自身免疫、药物、肿瘤、理化因素及心肌损伤等。能引起猝死的多见于急性渗出性心包炎,也有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包摩擦音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急性发作以冬、春季多见。引起肺源性心脏病的肺脏疾病最常见者是肺实质疾病,如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结核等。特征为长期咳嗽、咯痰或喘息、呼吸困难、心悸等。
扩心病的全称是扩张型心肌病。该病可由先天性遗传所致,或细菌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力降低所致。在扩张型心肌病的早期,患者可以没有自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一些易疲劳,动则短气,胸闷,头痛,心律失常,心悸等特殊表现。如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能会逐步诱发心力衰竭。
心包因慢性炎症或其它病变形成增厚的纤维组织,甚或钙质沉积,从而引起心脏舒缩功能障碍者称为缩窄性心包炎。心脏被坚厚、僵硬、纤维化的心包所包围,影响心室正常充盈,回心血量减少,引起心排血量降低和静脉压增高等一系列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气急、乏力、腹胀、肝痛、腹水等等。
心脏移植是指将脑死亡患者体内的健康心脏取出,植入心脏衰竭晚期的患者体内,以延长移植者的生命,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水平的一类外科手术。心脏移植手术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各种心肌病、心瓣膜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在常规治疗下没有明显效果的患者。在进行新心脏移植手术后,患者应当在ICU病房观察,面出现强烈的排异反应。术后可并发感染,心律失常等等。
扩张性心肌病主要特征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见。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炎症、中毒等有关。临床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气短和水肿最为常见。该病可引起心脏功能异常、甚至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于高血压导致的脑部血管破裂,引起出血的一类疾病。高血压病常导致脑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从而导致极易出血。
肥厚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主要类型,多见于十岁左右的男孩。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改变以心室肌肥厚为主,主要累及左心室和室间隔,大多是非对称性的左心室肥厚。该病的主要类型包括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非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隐匿性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心尖肥厚性心肌病等。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导致下肢动脉狭窄和阻塞,进而导致慢性肢体缺血。随着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血液粘附增强和衰老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危险因素。吸烟和糖尿病是最有害的,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都可能是周围动脉疾病的三到四倍,并增加合并的风险。其次,高脂血症,特别是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与多位点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急性心包炎指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波及到心外膜下的浅层心肌,使其发生暂时性及弥漫性的心肌损伤。最常见者为结核性和风湿热。按病理变化可分为纤维蛋白性(干性)及渗出性(湿性)心包炎。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心包摩擦音、心包积液的体征和心电图改变。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血压、高血脂所导致的心脏异常和血管堵塞或破裂的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口齿不清、记忆力衰退更甚者表现为偏瘫。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配合良好的生活作息,例如适当量的运动,保持平静的心态和平稳的情绪,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心脏扩大是指心脏各房室增大,心脏形状发生改变,包括心肌肥厚和心腔扩张两种情况。病因有各类心脏缺血性代偿性扩大,心肌炎,高血压,营养不良等。当心脏后负荷加重时,心脏的远侧阻力增大,则需要心脏的收缩力来克服,久之引起心肌代偿性肥大和心壁增厚;当心脏后负荷增加时,心脏收缩力也要增加,久之引起心肌代偿性肥大和心壁增厚。
心包囊肿一般是指纵隔先天性囊肿,大多的处在右侧心膈角,少数在左侧心旁。心包囊肿的囊壁薄而透明,囊内含清澈透明液体,大部分囊壁与心包腔不相通,是一种胚腔性囊肿,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的心脏轮廓畸形。心包囊肿一般没有症状表现,个别的症状表现为气促、心悸、咳嗽及心前区不适等。
动脉栓塞通常指急性动脉栓塞,是源于心脏的附壁血栓或近段动脉(如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随血流流向动脉远端,阻塞远端动脉,动脉供血突然恶化造成急性缺血。任何远端动脉都可能发生栓塞,通常见于下肢。临床可见疼痛、麻木、运动障碍、苍白、厥冷、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症状出现。该病起病急,病情重,需及早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否则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截肢甚至死亡。
肺动静脉瘘又被叫做肺动静脉瘤或者肺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发生于肺脏内动静脉血管的一种以畸形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指肺静脉和动脉相通,动静脉的血流发生混流而引起的疾病。肺动静脉瘘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临床上主要好发于肺脏的下半部分,患者常常由于周围循环缺氧而引起发绀。
结核性心包炎为较常见的一种急性心包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心包脏层和壁层的炎症。常由肺结核、纵隔或肺门淋巴结核直接蔓延或血液、淋巴播散而来。此病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年龄以30~50岁居多。起病较为缓慢,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体重减轻、咳嗽、气急、胸痛和踝部水肿以及心脏压塞症状。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为全身性动脉硬化在肢体血管的表现,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导致节段性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继而发生肢体缺血症状的全身性血管病变。多发生于腹主动脉下段、髂股 段动脉或股腘动脉等部位,其临床表现为血管闭塞远端肢体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和皮肤营养障碍等。
心脏损伤可以分为两部分:钝性伤、穿透性伤,钝性伤的出现主要为外界直接刺激导致的,比如事故、挤压、坠落等事件造成,这些刺激会导致心脏突然受到挤压导致相关心脏血管受到损伤,造成心脏受损。穿透性伤主要是指硬物直接对心脏进行破坏,比如刀刺等,造成患者心脏受到严重破坏。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症,主要出现在患有心脏、呼吸性疾病的患者身上,与呼吸系统损伤有一定联系。常见的器质性疾病有气道损伤、肺实质、神经肌肉病变等,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水肿、肺间质疾病也是有一定几率导致患者病情的发作。通常患者的发作症状有呼吸短促、晕厥、胸痛、水肿等情况。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指的是患者的肺动脉瓣遭到了器质性、功能性的损伤,导致患者右室舒张的时候,血液从肺动脉流动到肺动脉瓣时会发生反流右心室的症状,这是一种血流动力障碍症。这种疾病好发于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患者发病时的症状主要为心悸、心力衰竭、水肿、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