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牙又称上皮珠、板牙,不是疾病表现,而是一种特殊的、短暂的新生儿生理表现,多位于口腔上颚中线以及齿龈部位,常表现为直径约为2-4mm的黄白色颗粒,可略高出牙龈表面。马牙不会影响婴儿吃奶及乳牙的萌出,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婴儿出生数周后可自行脱落。
流行性腮腺炎是指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胀痛。好发于冬春季节,儿童。青少年为易感人群,首次感染后可以终身免疫,可以通过腮腺炎免疫接种来预防该疾病。
侏儒症也称矮小症,是由于疾病或遗传因素导致的生长发育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由生长激素缺乏所引起的矮小症,早期干预可预后良好,如治疗不及时,身材遗留下永久矮小。
坏血病又名维生素C缺乏症,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所导致的,好发于老年人以及6-24个月的婴幼儿等,可引起疲乏、虚弱、易怒、体重下降等症状。对于坏血病,主要是通过补充维生素C进行治疗,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者可得到治愈。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指机体感染了支原体后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改变,并伴有咽炎、支气管炎等,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称为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北方地区在秋冬季多发,南方地区于夏秋季多发。
生长痛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性疼痛,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周围或小腿前侧疼痛,是肌肉性疼痛。临床多见于2~12岁的健康儿童,高发于11岁左右的儿童,一般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
奶癣属于中医学名,西医称为婴儿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发的过敏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部。多见于婴幼儿人群,无传染性,愈合后不会留下瘢痕,可复发,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慢慢减轻。
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总称,从出生到出生后28天内的属于婴儿,生后28天到满一周岁的叫幼儿,婴幼儿一般出生时体重在4千克左右,低于四千克的婴幼儿叫低体重儿,高于4千克的叫巨大儿。婴幼儿有自己的发育规律一般在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七个月会爬,接近一岁的时候会萌出牙齿,会走路。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6个月-5岁儿童。感染后绝大多数为阴性感染,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头痛或肢体疼痛,少数可引起肢体瘫痪。脊髓灰质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性早熟又称为性机能发育过早、青春期过早,主要指女孩在8岁、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即女孩表现为乳房发育、阴毛或腋毛出现、月经来潮等;男孩表现为睾丸容积增大、阴茎增长增粗、出现胡须或阴毛等。根据病因的不同,性早熟可分为中枢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部分性性早熟。
风湿热是一种累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A组链球菌感染咽部引起的迟发型、非化脓性后遗症。是风湿性心脏病形成的原因。
咽峡由四个结构连接而成:悬雍垂及软腭游离缘组成咽峡的顶部,下方为舌背,左右有腭舌弓和腭咽弓包围。咽峡炎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咽炎,是咽峡部黏膜组织发生炎症导致。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新生儿疾病,多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在存活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4.5%-9.7%,常累及多系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新生儿败血症十分凶险,一旦发病,应立即对患儿进行抗菌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等,一般预后良好。
婴儿便秘是指1周岁以下的儿童出现的排便功能异常的情况,主要发生原因可与全身或肠道的疾病、遗传、饮食、胃肠道的结构等有关。其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等。临床上常通过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经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痄腮又名炸腮、流腮、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自限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腮腺炎病毒一般可通过飞沫进行传播。痄腮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节,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感染腮腺炎病毒后通常可以获得持久性免疫甚至是终身免疫。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患者表现为社会交际及非语言交流能力低下、兴趣范围狭窄及动作重复刻板。本病在DSM-5中被列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中,具有孤独症的表现但与其他孤独症的不同之处在于此类患者的语言发育障碍及智力障碍相对较轻。本病多发于婴幼儿,多在2-3岁前起病,可伴随终身。
猫叫综合征又名小儿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于第5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所引起的染色体结构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患儿在婴幼儿时期的哭声似猫叫。猫叫综合征一般无特殊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多数患儿可生存至儿童时期,仅少数患儿可生存至成年。
儿童咳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因为儿童的呼吸道对各种刺激都非常敏感,呼吸道分泌物、异物、有刺激性的气体和气味等都容易引起咳嗽。咳嗽是一项重要的反射,有助于人体清理气道,还有助于防止人们将可能有害的东西吸入气道和肺部。儿童偶尔咳嗽属于正常现象,但若发生反复持续性咳嗽多提示疾病可能。
马凡氏综合征也叫做马方综合征、蜘蛛指(趾)综合征、肢体细长症,是一种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常累及骨骼、心血管以及视觉系统等。马凡氏综合征具有家族集聚性,目前暂无特殊疗法,应对症治疗,一般预后不良,自然病死率较高。
小儿急性喉炎是小儿以声门区为主的喉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常在冬春发病,婴幼儿多见。本病以声音嘶哑、喉鸣、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特征,本病发病迅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患儿可出现生命危险。
X型腿又称膝外翻,当站立或双腿自然伸直时两膝关节能并拢,但同时双侧踝关节不能并拢,整个下肢呈现“X”型。一般可分为生理性“X”型腿和病理性“X”型腿。
化脓性脑膜炎又称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临床上简称为化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菌容易侵犯脑膜等部位,本病多见于新生儿以及儿童,成人少见。
语言发育迟缓(LD)是指儿童在发育的过程中,语言发展遵循正常发育顺序,但落后于正常发育速度,未达到其年龄相应的水平。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智力低下、中枢神经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均可引起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不仅会儿童的认知功能,还会影响儿童的情绪、个性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儿童心理异常。
先天性巨结肠,为一种常见的肠神经元发育异常性疾病。该病的病因是由于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远端结肠无神经节细胞所致。患儿的临床表现包括新生儿肠梗阻、顽固性便秘以及反复发作的小肠结肠炎。巨肠症的治疗以手术为主。
婴儿吐奶是小孩子最常见的一种生理反应,一岁前的宝宝在饭后或者吃奶后因为胃贲门的发育未完全成熟,并且婴儿胃的生理解剖位置呈现水平位,容积较小,吃炮后平躺或者活动剧烈就容易引起胃内的奶汁或者食物反流,引起吐奶。吐奶本身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吐奶可能会引起呼吸道不畅导致窒息,需要注意。
巨大儿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出生后第一时间为新生儿称重得到的体重,一般在中国将出生后1小时内体重等于或大于4000克的新生儿称为巨大儿。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和进步,营养条件转好的基础上新生儿中巨大儿的比重逐年升高。巨大儿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胎儿娩出困难和新生儿窒息等危险,为分娩增加难度。
小儿疝气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小儿疝气主要包括先天性腹股沟疝气和小儿脐疝,儿童机体器质性病变,先天性鞘状突未关闭就会引起腹股沟疝气。脐疝通常是由于出生后婴儿的脐环不能与正常婴儿一样缩小闭合,多见于早产儿,出生时机体未发育完全导致的。小儿疝气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甚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常可与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同时存在,严重时本病可发生肢体坏疽,截肢率和病死率较高。
角弓反张是指项背强直、腰背反折、身体后仰如弓状的症状。角弓反张的症状多见于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癫痫等疾病。若患者出现出现颈背强直、腰背反折、身体后仰如弓的表现,伴牙关紧闭、四肢痉挛、神志模糊等异常表现时,需及时就医。
皮脂腺痣又叫先天性皮脂腺增生,是一种出现皮脂腺增生的发育异常疾病,好发于头面部,多在刚出生或是出生后不久便发生,并伴随终身,有恶变的可能,及时彻底治疗则较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