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指的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及药物等引起的终末气道、肺泡以及肺间质的炎症,多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最常见为细菌性肺炎,而病毒性肺炎可通过飞沫传播。
气胸是指各种原因使胸膜腔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膜腔内压力增高,肺组织受压,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吸气受限的病症。主要症状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发生气胸后,胸膜腔内负压可变成正压,致使静脉回心血流受阻,产生程度不同的心、肺功能障碍。
肺结节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原因不明的肉芽肿性疾病,主要侵犯肺、淋巴结等,特征为出现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病变。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黄种人少见。
主动脉夹层(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破口进入动脉壁中形成夹层血肿,并沿血管长轴方向扩张,形成动脉真、假腔病理改变的严重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多表现为突发胸部剧烈疼痛,如不及时诊治,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腔隙。在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和其中的液体并非处于静止状态,在每一次呼吸周期中胸膜腔的形状和压力均有很大变化,使胸膜腔内液体持续滤出和吸收并处于动态平衡。各种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即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水。
漏斗胸是指胸骨中下部向后凹陷畸形,附着于凹陷部胸骨两侧的肋软骨也随之下陷弯曲,构成畸形的两侧壁,呈漏斗状。它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属于最常见的胸壁畸形,男性较多见,主要以胸骨剑突根部为最深处,其外型特征为肩膀前伸、前胸凹陷、后背拱起、腹部膨出。
鸡胸又称为鸽胸或者胸骨前突畸形,是由于遗传因素、疾病因素等导致的,如患者具有鸡胸家族史或患有佝偻病、马方病、高胱氨酸尿等,引起肋骨和肋软骨过度生长。临床上的常见表现为胸骨向前隆起畸形,相邻的肋骨以及肋软骨则凹陷,如鸡、鸽的胸脯。鸡胸经规范治疗后的预后较好。
肋软骨炎又叫胸肋综合征,是指胸骨与肋骨连接处的软骨发生炎症,分为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和化脓性肋软骨炎。化脓性肋软骨炎是有细菌感染引起,而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单侧2~4肋,也可双侧发作。可反复发作,但非特异性肋软骨炎也可自愈。
因直接或者间接暴力作用于胸部,导致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在胸部外伤中最为常见,约为90%,中老年常见于青少年,典型症状为胸痛,且呼吸时加重,可诱发气胸、血胸、血气胸等并发症,应及时就诊于胸外科,骨折较轻的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严重者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危害生命。
岔气又称为急性胸肋痛,指的是运动时特别是跑步中,胸肋部产生的疼痛。常见病因为举重、推车、跳跃、攀高、挑抬或搬运重物时,用力过度或不当。岔气多发生在右下肋部,在动作停止后可自然消失。腹部按摩、缓慢深呼吸或腹式呼吸能加速其缓解。常见于患有气腹痛、呼吸肌疲劳症、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等病症的人群。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及慢性肺心病的常见病因之一,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一般以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为主要症状。
胸腺瘤是指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或者胸腺淋巴细胞的肿瘤。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绝大多数胸腺瘤在组织细胞上呈良性表现,但一部分具有侵袭性生长,属于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主要与肿瘤的大小有关,当肿瘤一定大时,可压迫气管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该病可累及运动、呼吸、心血管等系统,严重时危及生命。
COP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英文简称,是一种以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也较高,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和慢性肺心病的常见病因,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其特征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及呼吸系统症状。大多在中年后发病,多有长期吸烟史和有害气体或颗粒接触史。
肺水肿是一种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内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平衡失调,使大量组织液在很短时间内不能被肺淋巴和肺静脉系统吸收,从肺毛细血管内外渗,积聚在肺泡、肺间质和细小支气管内,从而造成的肺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极度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啰音。
肺心病,全称为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由于支气管、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使肺动脉压力增高,最终引起右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分为急性肺心病和慢性肺心病。
肺癌晚期是指肺癌发展到终末阶段的时期。肺癌晚期可有面、颈部水肿,声嘶,气促等表现。早期肺癌可通过手术治愈,进展期肿瘤可同步放化疗,晚期肺癌主要以减轻症状,延长生存为主。临床中70%~80%的肺癌患者临床就诊时都属于中晚期,故无慢性呼吸道疾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如咳嗽持续三周以上无明显好转,应警惕肺癌可能。
自发性气胸属于气胸的一种,常指在没有明显外因的情况下,肺实质或脏层胸膜出现破裂导致空气进入胸膜腔内,使胸膜腔处于积气状态的一种胸部疾病,常引起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但可能会复发,复发率大约为15%-20%。
手汗症是一种功能性的手部异常多汗的疾病,表现为在正常的温度时手部出现过多汗液。诱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该病不具有传染性,且发病无季节性。
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无传染性。肺脓肿为肺部感染病原体所致,病原体可为化脓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可通过呼吸道吸入,血液播散等途径进入肺部造成肺部感染。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
张力性气胸又名高压线气胸,属于气胸的一种急症,常继发于多种肺部疾病,发作时可影响正常的呼吸以及血液循环,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意识障碍等症状,如若采取规范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可痊愈,但有复发的风险。如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威胁患者的生命。
纵隔肿瘤是指发生在胸部纵隔的肿瘤。该病可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纵隔肿瘤和继发性纵隔肿瘤。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而继发性纵隔肿瘤多与肺癌等有关。临床症状主要为胸痛、咳嗽、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纵隔肿瘤不仅会出现压迫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淋巴结转移,甚至危及生命。
克山病是指在我国黑龙江克山县发现的一种地方病。该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时间性和人群中。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低硒、营养不良以及病毒感染等有关。临床症状主要为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克山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心、脑、肾、肺、肝等重要脏器的损害,需要多加注意。
多汗症是指汗腺分泌汗液过多。该病的发生部位有全身性、局限性之分。前者可见于感染性疾病、甲状腺毒症、肥胖症等;后者常发生于腋窝、前额、手掌、跖、肛门和外阴等处,常对称发生,掌、跖多汗最常见,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恐怖、焦虑、愤怒等,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衡,都为多汗症的常见诱因。
当膈肌有先天性缺损或后天创伤性裂口时,可导致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膈肌而进入胸腔,称为膈疝。可分先天性膈疝和后天性膈疝,前者多是由于膈肌发育不良或结构异常所致,后者多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食管裂孔疝临床最为常见,多有疝囊,又称为真疝;后天创伤或膈肌先天缺损多无疝囊,又称“假疝”。
间质性肺病(ILD)是一组以弥漫性的肺泡炎、肺实质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特点,具有相似临床表现、X线胸片改变及肺功能损害的间质性疾病的总称。本病属于中医学“肺痿”范畴。肺间质纤维化病损早期以肺泡壁的炎症为主,中期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主,晚期为肺泡壁纤维化为主。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此类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
肺部肿瘤即指肺癌,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目前在肺部发生的肿瘤多为恶性肿瘤,预后较差。肺癌早期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背疼痛,哮喘和慢性发热,有时会出现咯血。当癌症累及胸膜时,还可能出现胸膜的感染,炎性产物可能发展为胸腔积液。目前认为重度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几率较高,此外遗传因素和受污染的环境也是重要原因。
胸膜间皮瘤是指源于胸膜间皮组织的肿瘤。是胸膜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根据生长方式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种,前者为良性或恶性,后者属于高度恶性肿瘤。该病与石棉接触有关。临床症状主要为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胸腔积液、进行性消瘦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恶病质等。
脓胸是指病菌侵入胸膜腔,产生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内引起的化脓性感染。脓胸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脓胸。该病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等。临床症状多为高热、胸痛、大汗、食欲差、咳嗽加剧等。该病可引起肺脏病变,影响呼吸功能,还可累及消化、血液循环等系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呼吸系统的病理改变。该病主要由吸烟、大气污染、感染、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失调等原因引起。该病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轻者仅在体力劳动时发生,随着肺气肿程度加重,呼吸困难逐渐加重,甚至休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该病不但可引起呼吸困难,还可累及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影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