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跟心肌梗死的区别主要是在于:1、胸痛的程度:一般心绞痛发作,可能是3-5分钟就缓解了。但是如果是心肌梗死,可能>15分钟,甚至>30分钟都不能缓解。2、疼痛的部位:两者有可能是差不多的,但是心肌梗死患者的疼痛会伴有出冷汗。3、心电图表现:心肌梗死的患者可能会出现ST段的抬高,如果出现抬高,可能还合并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肌酶等指标的升高,心肌梗死的诊断就更加明确。4、缓解方式:含服硝酸甘油,或者是中成药物之后,如果是心绞痛是可以缓解的,但是心肌梗死就比较难缓解。
主动脉夹层风险都非常高,一旦出现了,如果只有夹层的情况下还好,这种情况下血管还没破,整个人体是要靠一定的血液容量流动才能活。如果没有血液了,氧气、营养都不够了,就不行了。如果创伤性造成的夹层已经破裂,破到胸腔、腹腔,大量的血丢掉了,丢掉的情况下人体可能就不能活。所以一旦出现创伤性的主动脉夹层,赶紧到医院,根据创伤的部位做相应的治疗。让创伤的部位及时得到修复,让更多的血留在血管当中,更好地维持着身体的循环。让创伤了以后,血管壁有个自身修复的过程,等到支架放了后自身修复了,血不往外流了就好了。
二尖瓣狭窄的寿命跟病情和严重程度。比如他是轻度的,中度的狭窄,如果还不需要手术的话,狭窄对他的生活或者寿命来讲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一定会影响到的寿命。如果是严重的狭窄,如果不手术,慢慢就会出现了心衰、肺炎等等,会影响他的寿命,如果做了手术,手术后恢复的比较好,术后又能够按时的吃药,定期的复查,这类的寿命大大的会延长。
缩窄性心包炎通常是由心包增厚、僵硬和纤维化引起的疾病。心包会影响心脏的舒张充盈过程,容易导致循环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肝肿大、颈动脉充盈等心力衰竭的表现。缩窄性心包炎的治疗方法通常是进行手术的治疗。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增厚僵硬的心包,心脏可以恢复原来的收缩力。
左心衰竭检查的时候可以做心电图,也可以进行胸部x片。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做超声心动图,这些检查一般都是可以对左心衰竭情况有很好的诊断。左心衰竭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比如白天出现持续性的呼吸困难,在夜间出现间接性呼吸困难,晚期的患者还可以出现肺水肿。
右心衰和肝硬化的特点,都是有全身的水肿或者腹水,二者的主要鉴别,第一就是原发病不一样,右心衰竭主要是由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像风湿性心脏,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等等,而肝硬化主要是肝脏本身的疾病,包括慢性肝炎特别是乙肝病毒导致的肝硬化。第二就是化验检查肝硬化的患者,化验肝功时有明显的肝功异常,包括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而右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尽管也有水肿,但是他的肝脏功能是正常的,没有白蛋白的降低,再结合患者的病史就可以做出判断。
三高指的是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三高可以抽血检查以及检测血压,可以在前一晚上空腹之后于清晨到医院抽血检测。与高血脂相关的项目包括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这些常规的项目。与高血糖有关的项目包括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还有尿糖、酮体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有时候还需要查胰岛素等项目,这样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人的血糖的状况。与血压相关的检查项目主要是监测血压,包括到医院测量血压以及做动态血压的检查,自己在家里面也应该定期的测血压。如果本身患有高血压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关于心、脑、肾方面的相关检查,像心脏超声等检查来明确器官是不是有受到伤害。
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在表现上没有明显区别,患者心脏搏动表现为偷停,比如咚哒、咚哒、咚哒、咚,后面这一跳可能提前。表现上相似,只有做心电图的时候,才能明确是房性早搏还是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处理方式不一样,危害也不一样。一旦有早搏,请及时就医。最重要的是先做心电图,区分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救治。
室间隔缺损和卵圆孔未闭属于两种疾病,是否严重要看缺损的部位和大小。若发生在膜部,直径小于1CM,可能不会很严重。但若缺损较大,或缺损发生在肌部,就会出现严重的左向右的分流,出现肺部的淤血、肺动脉的高压,左心衰的发生发展。卵圆孔未闭也要看未闭的情况,中到重度的要引起临床的重视,及早做手术封堵。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的区别如下,第一是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的频率不相同,一般心房颤动f波频率在350到600次每分钟,而心房扑动他的扑动波的频率一般在250次到350次每分钟。第二是二者心电图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心房颤动心室率是绝对不整齐,在心电图上rr间距绝对不整齐,正常的p波消失与大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颤动波,而心房扑动,一般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f波多数在ⅱ、ⅲ、AVf导联上清晰可见,大多数是不能全部下传,经常以固定的比例下传至心室,当然,如果它传导的比例不恒定,或者伴有文氏传导现象,则心率可以不规则。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明确患者是有心脏的原发疾病,它有引起心衰的原因,我们才考虑。第二个是患者要有三大主症,三大主症包括呼吸困难疲乏,还有液体的储留。呼吸困难其实很多疾病都会有,我们判断一个病人有没有心力衰竭,常见的会看他有没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第二个,是我们要看看他液体的储留,包括肢体的浮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心衰的患者,多数是以低垂部位的水肿为主,包括下肢的浮肿。如果病人是卧床为主,他可能还会出现腰骶部的浮肿,还有活动耐力的下降。活动耐力下降,其实跟年龄也是有关系的,很多老人家活动耐力也会下降,但这种情况是跟他之前比耐力下降比较明显。第三点我们要做必要的检查,比如脑钠肽,就BNP或BNP前体的升高,可以比较有力的支持我们判断病人是否心衰。还有做心脏彩超评估他的射血分数,从而判断它属于哪一类的心力衰竭。
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在表现上没有明显区别,患者心脏搏动表现为偷停,比如咚哒、咚哒、咚哒、咚,后面这一跳可能提前。表现上相似,只有做心电图的时候,才能明确是房性早搏还是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处理方式不一样,危害也不一样。一旦有早搏,请及时就医。最重要的是先做心电图,区分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救治。
心血管疾病检查项目比较多,一般情况如果仅仅偶发出现心律失常,出现早搏现象,可以到当地医院去做个心电图检查。如果出现严重的心律不齐需要做心电图检查以及电解质检查,必要时可以做平板运动实验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需要监测血压心肌酶等。如果有的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达到三级水平,胸前区出现,痛疼不适,需要做心脏彩超,心肌酶以及肌钙蛋白和脑钠肽等测定,必要时需要做冠脉ct等检查,明确病因。
降压过快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心悸。高血压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的时候,身体可能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的状态,此时降压不可操之过急,而应该逐渐下降,让机体有个适应的过程。对于部分有高血压急症,或出现心肌梗塞的患者不用太担心,这是需要去把血压紧急降下来的。但是对于大部分的老人家,高血压的同时可能会合并脑供血不足,或者是心脏供血不足这些情况。如果降压过快、降得过低会导致脑供血不足,或者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生。
原发性高血压不一定是阳虚。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多包括肝阳上亢、阴虚火旺、痰瘀互结、阴阳两虚等多种证型。多数病人会伴有头晕、头痛,脉象比较弦,都是肝阳上亢型的原发性高血压。如果患者出现夜间多梦、乏力,多是伴有阴虚火旺型的高血压。只有患者觉得手脚冰冷、浑身无力,伴有畏寒的症状,并且舌象比较白滑,才会是原发性的阳虚型高血压。
有心脏杂音需要进行检查,包括了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到医院做一个超声心动图的检查,通过这项检查,可以了解心脏的结构以及功能,看是否存在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现象;其次,要做心电图的检查,做这项检查是比较重要的;再者,如果是一些特别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心脏CT的检查,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了解确切的病变。有心脏杂音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查,在进行检查以后对症治疗才能有所控制,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好好的休息。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一、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性质改变,出现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更加严重,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第二、出现休息时心绞痛发作;第三、最近一个月内新近产生的轻微体力活动亦可诱发的心绞痛。其中三项中的一项或以上,并伴有心电图ST-T段改变者可成立诊断。如果既往有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异常或运动试验阳性等病史,即便心电图无ST-T改变,但具有典型不稳定心绞痛症状,亦可明确诊断。
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功能紊乱,合并或者不合并潜在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应该首先要满足从卧位或者蹲位突然起立时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舒张压应该持续下降超过20/10毫米汞柱。同时在直立性低血压出现的时候,往往会伴有一些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比如头晕、耳鸣、眩晕感甚至晕厥等相关的症状,直立性低血压发病率和年龄有直接的关系,一般在小于5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大概为5%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发生率大约为30%左右。
室间隔缺损和卵圆孔未闭属于两种疾病,是否严重要看缺损的部位和大小。若发生在膜部,直径小于1CM,可能不会很严重。但若缺损较大,或缺损发生在肌部,就会出现严重的左向右的分流,出现肺部的淤血、肺动脉的高压,左心衰的发生发展。卵圆孔未闭也要看未闭的情况,中到重度的要引起临床的重视,及早做手术封堵。
窦性心律不齐是指心跳的起源为窦房结,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s,常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其程度不严重。正常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为60至100次/分钟。较常见的一类心律不齐与呼吸周期有关,称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青少年,一般无临床意义。另有一些比较少见的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如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以及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不齐等。窦性心律不齐不需要治疗,存在原发病的则对症治疗。窦性心律不齐与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一起属于窦性心律失常。
急性的心力衰竭应该说是比较容易诊断的。首先看症状和体征。病人如果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有濒死感、咳出稀白的痰,甚至痰中有血、粉红色泡沫痰,这些是很典型的心衰的征兆。如果出现强迫坐位,呼吸频率很快,要40到50次每分钟,嘴唇发绀,肺部啰音,甚至干啰音,心率快。有这些症状和体征,往往都可以诊断为急性左心衰。当然最好是有一些客观的证据,比如胸部X光照片看到心脏大、肺水肿。还可以通过血气分析,通过外周的指甲床,观察外周血管的氧饱和度。也可以通过抽血看血液BNP等客观证据。但是,因为急性左心衰是非常危急生命的状态,所以往往根据症状与体征就要作出快速的诊断,进行快速的抢救处理,如果迟了,就会危及生命。
血压经过治疗下降以后,手还是感到麻木,这时候需要排外其他的一些疾病情况,要排除有没有脑中风的可能性,建议要积极完善头颅CT或头颅磁共振的检查,另外血压下降手麻仍然存在,还要排除有没有颈椎病的可能性,必要的时候也要进行颈椎磁共振检查。所以对于高血压的患者伴有手麻木,一定要仔细分析手麻木的原因,特别是要排除有没有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如果存在脑血管意外,就不能依靠单纯的降血压治疗,单纯的降血压治疗有时可能会加重病情,这一点在临床工作中一定需要注意。
顽固性高血压指的是,常规的降压方法无法把血压降到140/90mmHg,多数情况下,收缩压可以高达180~200mmHgmmHg。顽固性高血压或者难治性高血压是需要查因的,因为高血压不只有原发性高血压,另外也有继发性高血压的,继发性高血压可能是由于肾脏本身,或者是肾上腺长了东西,或者是激发其他问题导致的。由于某种原发疾病进而导致血压增高,叫继发性高血压。多数顽固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是需要查找继发性高血压原因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不管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当血压值特别高的时候,随时还是有中风风险的。
窦性心动过缓还需要看具体心率是多少,一般正常的心率是60到100次/分。如果心率低于60次/分,就是窦性心动过缓。如果心率在50到60次/分左右就不严重,可以暂时观察。如果是持续性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小于40次/分以下,就比较严重,有导致心脏骤停的风险,需要行永久性起搏器治疗。常见引起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结的变性坏死导致。
心律不齐一般心电图,或者是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是判断心律不齐的金标准。当然临床上面有很多心律不齐的病人,也会出现胸闷、心慌的临床表现。查体的时候也会听到他的心音,出现快慢不齐,甚至搭脉就摸脉搏的时候,也会出现可以摸到心律不齐的是情况。但是要想判断心律不齐的,还是要依靠心电图,有的病人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气促的情况。就认为自己是心律不齐,这个时候最好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做个心电图甚至是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才能诊断是有没有心律不齐。
A型预激综合症是否严重,关键是看是否有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如果这种预激能够引起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就非常严重。因为这种预激综合症导致的心动过速,心室率一般都比较快,对心脏射血影响比较大。所以,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导致低血压,休克等并发症发生。反之,尽管存在预激,但是并没有心动过速的反复发作,这种情况下是不严重的。因此,a型预激是否需要治疗,关键是看心动过速发作的频繁程度。频繁发作,最好做射频消融,将折返环打断,就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病毒性心肌炎目前的诊断标准,是早在1999年提出的,基本上是定论。儿童的病毒性心肌炎有儿童的诊断标准,成人有成人的诊断标准,但大体上是差不多的。1、病人有这方面的症状,心肌受损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以及乏力。2、如果心肌炎比较明显,可以检查发现如X线检查会心脏增大。
胡桃夹综合征和肾炎的区别,可以做肾脏彩超来判断。如果左肾静脉在穿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时明显受压,就可以判断是胡桃夹综合征。这类患者多数表现为血尿,可以伴有腰痛,大部分患者一般体型比较瘦长,临床表现为直立性蛋白尿,男性患者的左侧精索静脉曲张也相对比较常见,部分中老年妇女还可以表现为盆腔淤血综合征,所以胡桃夹综合征可以通过彩超来进行诊断。另外,胡桃夹综合征的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肾功能的受损,所以这是跟肾炎区别的点。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受损,也就是肾实质受损之后的非特异性的炎症,它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以及部分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和水肿等等。
心电图可以检查是否有心肌梗塞,但是不能完全排除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发生时由于冠状动脉缺血缺氧,局部心肌电活动发生相应变化,故可以通过心电图初步判读出心肌梗死的发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时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为,起病数小时内出现异常高大的T波,之后出现相应导联上ST段弓背型抬高,数小时至2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心电图可始终无Q波,ST段普遍压低≥0.1mv,新发生的左束支传导阻滞也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急性心肌梗死都可以通过心电图诊断,需要结合症状、心肌酶等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定位、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都有一定的价值,但还是应该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心肌酶谱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心脏杂音和栓塞。当然,患者也可能伴有其他症状,急性患者通常会突然发病、高烧、发冷和全身毒血症。亚急性患者会有非特异性症状,建议平时多注意身体,在饮食上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平时应该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平时多休息,多喝水。